一、工伤认定后能拿到哪些赔偿
工伤认定后能获得多方面赔偿,具体如下:
1.医疗赔偿方面:
医疗费: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符合相关目录和标准的工伤治疗费用。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当地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
交通、食宿费:经证明和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外就医的相关费用由基金支付。
2.停工留薪期方面:
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工伤暂停工作接受治疗期间,单位需按月按原待遇支付工资。
3.伤残相关方面(若构成伤残):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不同等级对应不同月数工资。
伤残津贴(若有):一至四级伤残职工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岗位,基金按月支付。
一次性工伤医疗和伤残就业补助金(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基金付前者,单位付后者,标准由地方规定。
二、工伤认定后面的步骤是什么
工伤认定完成后,一般有这些后续步骤:
1.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评估工伤职工劳动功能受影响的程度以及生活能否自理等情况,并给出相应等级评定。这个评定很关键,它是后续确定工伤待遇赔偿的重要基础。
2.展开协商赔偿。用人单位会结合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和工伤职工协商赔偿金额,像医疗费、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各项费用都在协商范围内。
3.若协商无果,工伤职工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是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能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起诉。整个流程要注意法定时效,保护好自身权益。
三、工伤认定后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怎么算
1.一次性医疗补助金计算,各地有差别,主要和伤残等级挂钩。不同地区规定不同,计算方式也就多样。
2.部分地区是按特定月数乘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算。比如有的地方,五级伤残对应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是18个月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六级伤残可能是16个月,伤残等级越低,月数越少。
3.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会因经济发展定期更新。要明确计算数额,得查当地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等规定。
4.申请时,要按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流程,提交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材料。
当我们探讨工伤认定后能拿到哪些赔偿时,实际上还有一些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在获得工伤赔偿后,后续若因工伤旧伤复发需要治疗,相关费用该如何处理,这也是许多工伤劳动者关心的问题。而且,若对工伤赔偿的具体数额存在异议,又该通过何种合法途径去争取合理调整。工伤认定后的赔偿涉及众多细节,若你在工伤赔偿项目、旧伤复发费用处理、赔偿数额异议解决等方面存在疑惑,无需烦恼,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