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请工伤单位不配合该怎么办
若申请工伤单位不配合,可按以下步骤处理。首先,自行准备材料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供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及受伤事实的材料,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若单位否认劳动关系,可通过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仲裁委一般会审查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来认定。确认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后会调查核实,即使单位不配合也不影响认定程序。若认定为工伤,单位不支付工伤待遇,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金等,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单位不配合工伤认定能走哪些法律途径
若单位不配合工伤认定,劳动者可通过以下法律途径解决:
首先,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需准备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
其次,若劳动关系不明确,可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确定劳动关系。拿到生效仲裁文书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最后,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后,单位仍不配合赔偿,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申请工伤单位不配合可走哪些法律途径
若申请工伤单位不配合,劳动者可通过以下法律途径维权:
首先,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需准备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等)、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
若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由单位承担举证责任。若单位拒不举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或调查取得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若认定为工伤后单位仍不配合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探讨申请工伤单位不配合该怎么办时,除了已提及的应对方法,还有一些相关问题值得关注。比如工伤认定成功后,单位若仍拒绝支付工伤赔偿,职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来维护权益。另外,若在申请工伤过程中,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单位不提供相关材料配合,职工也可自行准备必要资料向鉴定机构申请。申请工伤本就不易,若再遭遇单位不配合更是雪上加霜。如果你在申请工伤单位不配合的后续流程、赔偿问题等方面还有疑问,别再独自烦恼,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