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兼职受伤能否申请工伤认定
兼职受伤能否申请工伤认定取决于是否构成劳动关系。若兼职人员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且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伤等符合工伤认定情形,就能申请。如本职工作外兼职送外卖,送单途中意外受伤且与平台有劳动关系,可申请工伤认定。
若只是劳务关系,通常不能申请工伤认定。像大学生课余兼职发传单受伤,就不能走工伤认定程序,但可依据民法典,按过错责任要求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兼职前明确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2.若认为构成劳动关系且受伤,及时收集证据申请工伤认定。
3.劳务关系受伤,与接受劳务方协商赔偿,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二、兼职期间权益受损法律如何保障
兼职通常有两种情况,不同情况权益受损保障方式不同。
若兼职构成劳动关系,如兼职者受单位管理、按单位安排工作、单位支付报酬等,此时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权益受损时,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责令单位改正;也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工资、经济补偿等;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向法院起诉。
若兼职是劳务关系,即个人间或个人与非用人单位间的临时性工作,适用《民法典》。权益受损可先协商解决;协商无果,可收集证据(如劳务合同、工作记录、报酬支付凭证等)向法院起诉,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
三、兼职期间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如何界定
兼职期间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界定需区分不同情形。
若在劳务关系中,依据《民法典》,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过错承担相应责任。比如兼职人员因自身疏忽操作不当受伤,自身有一定过错;若因雇主提供的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致其受伤,雇主有过错,应担责。
若是第三人造成兼职人员损害,其既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可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若兼职属劳动关系,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情形,如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等,可认定为工伤,由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承担赔偿责任。
当探讨受伤能否申请工伤认定时,除了判断能否认定这一核心问题,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情况值得关注。比如,若受伤被认定为工伤,后续的赔偿流程是怎样的,赔偿的标准又如何确定,这涉及到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补助金等诸多方面。另外,若在工伤认定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产生争议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受伤申请工伤认定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如果你在受伤申请工伤认定以及后续赔偿、争议处理等方面存在疑惑,别再困扰,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