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务派遣合同什么时候终止
劳务派遣合同的终止情形如下:
期满终止:合同期满,双方协商一致不再续签,合同即行终止。
约定终止:依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成就时,合同终止。
协商终止: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可提前终止合同。
法定解除:
劳动者有过错,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用工单位可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法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出现经营困难等法定情形,确需裁减人员的,可依法解除劳务派遣合同。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等,劳动合同终止。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劳动合同终止。
二、劳务派遣合同终止时员工权益如何保障
劳务派遣合同终止时,员工权益保障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经济补偿:依据《劳动合同法》,若因法定情形终止合同,如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等,派遣单位应按员工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工资支付:派遣单位应在终止合同时结清员工工资,不得拖欠或克扣。
工伤待遇:若员工在合同期内发生工伤,在合同终止时应确保其依法享受工伤待遇,如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告知义务:派遣单位有义务提前通知员工合同终止事宜,让员工有合理准备时间。员工自身要留意合同期限,增强法律意识,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律师维护权益。
三、劳务派遣合同终止遇纠纷法律咋判
劳务派遣合同终止纠纷的判决需依据具体情形。
若用人单位依法定情形如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终止合同,且程序合规,一般会认定终止合法。此时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或无需支付补偿,法院会支持。例如合同期满终止,单位按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相应经济补偿。
若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如在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医疗期内终止,法院通常认定终止无效,可能判决恢复劳动关系,或用人单位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对于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就终止费用等产生纠纷,按双方派遣协议约定处理,协议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结合法律规定和公平原则裁判。
在深入探讨劳务派遣合同终止的相关问题后,我们发现这一过程还关联着不少其他情况。当劳务派遣合同终止后,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是一个关键问题。依据法律规定,符合一定情形时,劳动者有权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其计算方式与工作年限、工资水平等密切相关。另外,劳务派遣合同终止后,劳动者的社保接续也不容忽视,这关系到劳动者后续的保障权益。如果你对劳务派遣合同终止后的经济补偿标准、社保如何接续等问题存在疑惑,或者还想了解更多与之相关的法律细节,别让疑问困扰自己。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