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裁决是否可以撤销诉讼请求案件
仲裁裁决作出后,没有“撤销诉讼请求”一说。不过,要是当事人符合法定情形,能向仲裁委所在地中级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法定可撤销情形有这些:没有仲裁协议;裁决事项不在仲裁协议范围或仲裁委没权仲裁;仲裁庭组成或程序违法;裁决依据的证据是假的;对方隐瞒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仲裁员有索贿等违规行为。
法院受理申请后,查实存在上述情形,会裁定撤销。要记住,申请撤销有时间限制,收到裁决书起六个月内提出。
二、仲裁裁决撤销诉讼请求能否获法院支持
仲裁裁决撤销诉讼请求能否获法院支持,需依具体情形判断。
根据《仲裁法》规定,若存在下列情形,法院可能支持撤销裁决请求:仲裁协议无效;仲裁庭组成或仲裁程序违法;裁决所依据证据系伪造;对方当事人隐瞒足以影响公正裁决证据;仲裁员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等。
法院会严格审查,只有符合法定撤销情形,才会裁定撤销。若请求撤销理由不属法定情形,法院将驳回。同时,当事人应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申请。所以,需结合案件事实和证据,看是否满足法定撤销条件,来判断法院是否支持撤销请求。
三、仲裁裁决撤销诉讼请求不被支持怎么办
若仲裁裁决撤销诉讼请求不被支持,当事人可从以下方面应对:
接受并履行裁决:若裁决不存在明显错误或瑕疵,当事人应按照仲裁裁决内容履行义务,避免因拒不履行面临强制执行等法律后果。
申请再审:当事人有新证据足以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等法定情形时,可在六个月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再审申请不影响裁决执行。
寻求和解:与对方当事人沟通,尝试达成和解协议,重新约定履行的内容、方式和期限,化解纠纷。
当探讨“裁决是否可以撤销诉讼案件”时,除了这个核心问题,与之紧密相关的还有一些情况值得了解。若裁决撤销了诉讼案件,那么当事人的权利救济途径该如何选择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来说,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重新起诉或者通过其他非诉讼途径解决纠纷。另外,裁决撤销诉讼案件的决定对后续类似案件的处理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可能影响到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的评判标准。如果你在裁决与诉讼案件相关问题上,比如撤销后的具体操作、证据效力等方面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