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动离职可以主张未休工资吗
主动离职可以主张未休年休假工资。根据法律规定,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离职时,若存在未休年休假情况,劳动者可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主张权利。需注意收集如考勤记录等能证明未休年休假的证据。仲裁时,仲裁委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及相关法律规定,判定用人单位是否需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及具体金额。
二、主动离职未休年假工资能否主张补偿
主动离职时,未休年假工资可以主张补偿。
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若单位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不安排,但需按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即便职工主动离职,对于当年度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用人单位也应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职工可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收集劳动合同、考勤记录等证据,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
三、主动离职未休年假工资补偿有法律依据吗
有法律依据。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享受带薪年休假。若主动离职时存在未休年假,用人单位应按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即另行支付200%。
不过需注意,需符合可享受年假的条件,且在离职时仍有未休年假。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补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收集考勤记录、劳动合同等能证明工作时间和未休年假情况的证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权益。
当探讨离职可以主张未休工资吗这个问题时,除了明确能否主张外,还有相关拓展情况需了解。比如未休工资的计算标准,通常是按照劳动者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来核算。另外,若企业拒绝支付未休工资,劳动者该如何维权也很关键,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来解决。你在离职时是否遇到未休工资的困扰呢?要是对于未休工资的计算、维权方式等方面仍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