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签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赔偿多少
首先要确定劳动关系,可通过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等证据证明。认定工伤后,赔偿项目及标准如下:
医疗费用:实报实销。
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工资福利待遇发放。
伤残津贴:依伤残等级确定,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等。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等。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当地规定为准,与伤残等级、本人工资、当地平均工资等有关。
单位未签合同需自用工之日起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建议及时收集证据申报工伤,与单位协商赔偿,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二、未签劳动合同工伤认定程序是否合规
未签劳动合同进行工伤认定程序是合规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规定,即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职工发生工伤后也可申请工伤认定。
首先,职工所在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特殊情况,经同意可适当延长。若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
其次,申请时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确认事实劳动关系可通过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
所以,未签劳动合同不影响工伤认定程序的合规开展。
三、未签劳动合同工伤认定流程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未签劳动合同的工伤认定流程如下:
首先,确认劳动关系。可通过劳动仲裁程序,凭借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来认定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接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需提交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
然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后,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最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事实清楚的15日内作出。对认定结果不服,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当探讨未签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赔偿多少时,除了关注赔偿金额,还有一些关联问题值得了解。首先,未签订劳动合同本身,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赔偿,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劳动者权益。其次,工伤认定过程中,即使没有劳动合同,若有其他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等,也可进行认定。另外,赔偿范围不仅包括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还可能涉及伤残津贴等。若你对未签劳动合同工伤赔偿的标准、流程细节等仍有疑问,别让困惑困扰你,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