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伤伤残等级的划分

最新修订 | 2024-06-02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6 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赔偿基数 2551 元×6 个月= 15306 元。2、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 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4 个月×2551 元=10204 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1 个月 ×2551 元=2551 元。

{ArticleTitle}

伤残等级4.1 Ⅰ级伤残4.1.1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 植物状态;
  b) 极度智力缺损(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c) 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d) 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和小便失禁。
  4.1.2头面部损伤致:
  a) 双侧眼球缺失;
  b) 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5级。
  4.1.3脊柱胸段损伤致严重畸形愈合,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4.1.4颈部损伤致呼吸和吞咽功能严重障碍。
  4.1.5胸部损伤致:
  a) 肺叶切除或双侧胸膜广泛严重粘连或胸廓严重畸形,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b) 心功不全,心功Ⅳ级;或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伴明显器质性心律失常。
  4.1.6腹部损伤致:
  a) 胃、肠、消化腺等部分切除,消化吸收功能严重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b) 双侧肾切除或完全丧失功能,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4.1.7肢体损伤致:
  a) 三肢以上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
  b) 二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另一肢丧失功能50%以上c) 二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第三肢完全丧失功能;
  d) 一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第二肢完全丧失功能,第三肢丧失功能50%以上;
  e) 一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另二肢完全丧失功能;
  f) 三肢完全丧失功能。
  4.1.8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76%以上。
  4.2 Ⅱ级伤残4.2.1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 重度智力缺损(智商34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需随时有人帮助才能完成;
  b) 完全性失语;
  c) 双眼盲目5级;
  d) 四肢瘫(二肢以上肌力2级以下);
  e) 偏瘫或截瘫(肌力2级以下)。
  4.2.2头面部损伤致:
  a) 一侧眼球缺失,另一眼盲目4级;或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3级以上;
  b) 双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伴双眼盲目4级以上;或一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该眼盲目4级以上,另一眼盲目5级;
  c) 双眼盲目5级;
  d) 双耳极度听觉障碍伴双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或双耳极度听觉碍障伴一侧耳廓缺失,另一侧耳廓严重畸形;
  e) 全面部瘢痕形成。
  4.2.3 脊柱胸段损伤致严重畸形愈合,呼吸功能障碍。
  4.2.4 颈部损伤致呼吸和吞咽功能障碍。
  4.2.5 胸部损伤致:
  a) 肺叶切除或胸膜广泛严重粘连或胸廓畸形,呼吸功能障碍;
  b) 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或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级伴明显器质性心律失常。
  4.2.6 腹部损伤致一侧肾切除或完全丧失功能,另一侧肾功能重度障碍。
  4.2.7 肢体损伤致:
  a) 二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
  b) 一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另一肢完全丧失功能;
  c) 二肢以上完全丧失功能。
  4.2.8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68%以上。
  4.3 Ⅲ级伤残4.3.1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 重度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 严重外伤性癫痫,药物不能控制,大发作平均每月一次以上或局限性发作平均每月四次以上或小发作平均每周七次以上或精神运动性发作平均每月三次以上;
  c) 双侧严重面瘫,难以恢复;
  d) 严重不自主运动或共济失调;
  e) 四肢瘫(二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f) 偏瘫或截瘫(肌力3级以下);
  g) 大便和小便失禁,难以恢复。
  4.3.2头面部损伤致:
  a) 一侧眼球缺失,另一眼盲目3级;或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低视力2级;
  b) 双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伴双眼盲目3级以上;或一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该眼盲目3级以上,另一眼盲目4级以上;
  c) 双眼盲目4级以上;
  d) 双眼视野接近完全缺损(直径小于5°);
  e) 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24枚以上;
  f) 双耳极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
  g) 一耳极度听觉障碍,另一耳重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另一侧耳廓缺失(或畸形)50%以上;
  h) 双耳重度听觉障碍伴双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或双耳重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另一侧耳廓严重畸形;
  i) 面部瘢痕形成80%以上。
  4.3.3 脊柱胸段损伤致严重畸形愈合,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4.3.4颈部损伤致:
  a) 瘢痕形成,颈部活动度完全丧失;
  b) 严重影响呼吸和吞咽功能。
  4.3.5胸部损伤致:
  a) 肺叶切除或胸膜广泛粘连或胸廓畸形,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b) 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级伴器质性心律失常;或心功能Ⅰ级伴明显器质性心律失常。
  4.3.6 腹部损伤致:
  a) 胃、肠、消化腺等部分切除,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b) 一侧肾切除或完全丧失功能,另一侧肾功能中度障碍;或双侧肾功能重度障碍。
  4.3.7 盆部损伤致:
  a) 女性双侧卵巢缺失或完全萎缩;
  b) 大便和小便失禁,难以恢复。
  4.3.8会阴部损伤致双侧睾丸缺失或完全萎缩。
  4.3.9肢体损伤致:
  a) 二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
  b) 一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另一肢丧失功能50%以上;
  c) 一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另一肢完全丧失功能;
  d) 一肢完全丧失功能,另一肢丧失功能50%以上。
  4.3.10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60%以上。
  4.4 Ⅳ级伤残4.4.1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 中度智力缺损(智商49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 严重运动性失语或严重感觉性失语;
  c) 四肢瘫(二肢以上肌力4级以下);
  d) 偏瘫或截瘫(肌力4级以下);
  e) 阴茎勃起功能完全丧失。
  4.4.2头面部损伤致:
  a) 一侧眼球缺失,另一眼低视力2级;或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低视力1级;
  b) 双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伴双眼低视力2级以上;或一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该眼低视力2级以上,另一眼盲目3级以上;
  c) 双眼盲目3级以上;
  d) 双眼视野极度缺损(直径小于10°);
  e) 双耳极度听觉障碍;
  f) 一耳极度听觉障碍,另一耳重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或畸形)50%以上;
  g) 双耳重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
  h) 双耳中等重度听觉障碍伴双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或双耳中等重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另一侧耳廓严重畸形;
  i) 面部瘢痕形成60%以上。
  4.4.3脊柱胸段损伤致严重畸形愈合,影响呼吸功能。
  4.4.4颈部损伤致:
  a) 瘢痕形成,颈部活动度丧失75%以上;
  b) 影响呼吸和吞咽功能。
  4.4.5 胸部损伤致:
  a) 肺叶切除或胸膜粘连或胸廓畸形,影响呼吸功能;
  b) 明显器质性心律失常。
  4.4.6 腹部损伤致一侧肾功能重度障碍,另一侧肾功能中度障碍。
  4.4.7 会阴部损伤致阴茎体完全缺失或严重畸形。
  4.4.8 外阴、阴道损伤致阴道闭锁。
  4.4.9 肢体损伤致双手完全缺失或丧失功能。
  4.4.10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52%以上。
  4.5 Ⅴ级伤残4.5.1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 中度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受限,需要指导;
  b) 外伤性癫痫,药物不能完全控制,大发作平均每三月一次以上或局限性发作平均每月二次以上或小发作平均每周四次以上或精神运动性发作平均每月一次以上;
  c) 严重失用或失认症;
  d) 单侧严重面瘫,难以恢复;
  e) 偏瘫或截瘫(一肢肌力2级以下);
  f) 单瘫(肌力2级以下);
  g) 大便或小便失禁,难以恢复。
  4.5.2头面部损伤致:
  a. 一侧眼球缺失伴另一眼低视力1级;一侧眼球缺失伴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且视力接近正常;
  b. 双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伴双眼低视力1级;或一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该眼低视力1级以上,另一眼低视力2级以上;
  c. 双眼低视力2级以上;
  d. 双眼视野重度缺损(直径小于20°);
  e. 舌肌完全麻痹或舌体缺失(或严重畸形)50%以上;
  f. 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20枚以上;
  g. 一耳极度听觉障碍,另一耳重度听觉障碍;
  h. 双耳重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或畸形)50%以上;
  i. 双耳中等重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
  j. 双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
  k. 外鼻部完全缺损(或严重畸形);
  i. 面部瘢痕形成40%以上。
  4.5.3脊柱胸段损伤致畸形愈合,影响呼吸功能。
  4.5.4颈部损伤致:
  a. 瘢痕形成,颈部活动度丧失50%以上;
  b. 影响呼吸功能。
  4.5.5胸部损伤致:
  a. 肺叶切除或胸膜粘连或胸廓畸形,轻度影响呼吸功能。
  b. 器质性心律失常。
  4.5.6腹部损伤致:
  a. 胃、肠、消化腺等部分切除,严重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b. 一侧肾切除或完全丧失功能,另一侧肾功能轻度障碍。
  4.5.7盆部损伤致:
  a. 双侧输尿管缺失或闭锁;
  b. 膀胱切除;
  c. 尿道闭锁;
  d. 大便或小便失禁,难以恢复。
  4.5.8会阴部损伤致阴茎体大部分缺失(或畸形)。
  4.5.9 外阴、阴道损伤致阴道严重狭窄,功能严重障碍。
  4.5.10 肢体损伤致:
  a. 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90%以上;
  b. 一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
  c. 一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另一肢丧失功能50%以上;
  d. 一肢完全丧失功能。
  4.5.11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44%以上。
  4.6 Ⅵ级伤残4.6.1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 中度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份日常生活需要帮助;
  b. 严重失读伴失写症;或中度运动性失语或中度感觉性失语;
  c. 偏瘫或截瘫(一肢肌力3级以下);
  d. 单瘫(肌力3级以下);
  e. 阴茎勃起功能严重障碍。
  4.6.2头面部损伤致:
  a. 一侧眼球缺失伴另一眼视力接近正常;或一侧眼球缺失伴另一侧眼严重畸形;
  b. 双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伴双眼视力接近正常;或一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该眼视力接近正常,另一眼低视力1级以上;
  c. 双眼低视力1级;
  d. 双眼视野中度缺损(直径小于60°);
  e. 颞下颌关节强直,牙关紧闭;
  f.一耳极度听觉障碍,另一耳中等重度听觉障碍;或双耳重度听觉障碍;
  g. 一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另一侧耳廓缺失(或畸形)50%以上;
  h. 面部瘢痕形成面积20%以上;
  i. 面部大量细小瘢痕(或色素明显改变)75%以上。
  4.6.3脊柱损伤致颈椎或腰椎严重畸形愈合,颈部或腰部活动度完全丧失。
  4.6.4颈部损伤致瘢痕形成,颈部活动度丧失25%以上。
  4.6.5腹部损伤致一侧肾功能重度障碍,另一侧肾功能轻度障碍;
  4.6.6盆部损伤致:
  a. 双侧输卵管缺失或闭锁;
  b. 子宫全切。
  4.6.7会阴部损伤致双侧输精管缺失或闭锁。
  4.6.8外阴、阴道损伤致阴道狭窄,功能障碍。
  4.6.9肢体损伤致:
  a. 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70%以上;
  b. 双足跗跖关节以上缺失;
  c. 一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
  4.6.10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36%以上。
  4.7 Ⅶ级伤残4.7.1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 轻度智力缺损(智商70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b. 外伤性癫痫,药物不能完全控制,大发作平均每六月一次以上或局限性发作平均每二月二次以上或小发作平均每周二次以上或精神运动性发作平均每二月一次以上;
  c. 中度失用或中度失认症;
  d. 严重构音障碍;
  e. 偏瘫或截瘫(一肢肌力4级);
  f. 单瘫(肌力4级);
  g. 半身或偏身型完全性感觉缺失。
  4.7.2头面部损伤致:
  a. 一侧眼球缺失;
  b. 双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
  c. 口腔或颞下颌关节损伤,重度张口受限;
  d. 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16枚以上;
  e.?一耳极度听觉障碍,另一耳中度听觉障碍;或一耳重度听觉障碍,另一耳中等重度听觉障碍;
  f . 一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另一侧耳廓缺失(或畸形)10%以上;
  g . 外鼻部大部份缺损(或畸形);
  h. 面部瘢痕形成,面积24cm2以上;
  i. 面部大量细小瘢痕(或色素明显改变)50%以上;
  j. 头皮无毛发75%以上。
  4.7.3脊柱损伤致颈椎或腰椎畸形愈合,颈部或腰部活动度丧失75%以上。
  4.7.4颈部损伤致颈前三角区瘢痕形成75%以上。
  4.7.5胸部损伤致:
  a. 女性双侧乳房缺失(或严重畸形);
  b. 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级。
  4.7.6腹部损伤致双侧肾功能中度障碍。
  4.7.7盆部损伤致:
  a. 骨盆倾斜,双下肢长度相差8cm以上;
  b. 女性骨盆严重畸形,产道破坏;
  c. 一侧输尿管缺失或闭锁,另一侧输尿管严重狭窄。
  4.7.8会阴部损伤致:
  a. 阴茎体部分缺失(或畸形);
  b. 阴茎包皮损伤,瘢痕形成,功能障碍。
  4.7.9肢体损伤致:
  a. 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50%以上;
  b. 双手感觉完全缺失;
  c. 双足足弓结构完全破坏;
  d. 一足跗跖关节以上缺失;
  e. 双下肢长度相差8cm以上;
  f. 一肢丧失功能75%以上。
  4.7.10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28%以上。
  4.8 Ⅷ级伤残4.8.l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 轻度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 中度失读伴失写症;
  c. 半身或偏身型深感觉缺失;
  d.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4.8.2头面部损伤致:
  a. 一眼盲目4级以上;
  b. 一眼视野接近完全缺损(直径小于5°);
  c. 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12枚以上;
  d. 一耳极度听觉障碍;或一耳重度听觉障碍,另一耳中度听觉障碍;或双耳中等重度听觉障碍;
  e. 一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
  f. 鼻尖及一侧鼻翼缺损(或畸形);
  g. 面部瘢痕形成面积18cm2以上;
  h. 面部大量细小瘢痕(或色素明显改变)25%以上;
  i. 头皮无毛发50%以上;
  j 颌面部骨或软组织缺损32立方厘米以上。
  4.8.3脊柱损伤致:
  a. 颈椎或腰椎畸形愈合,颈部或腰部活动度丧失50%以上;
  b. 胸椎或腰椎二椎体以上压缩性骨折。
  4.8.4颈部损伤致颈前三角区瘢痕形成50%以上。
  4.8.5胸部损伤致:
  a. 女性一侧乳房缺失(或严重畸形),另一侧乳房部分缺失(或畸形);
  b. 12肋以上骨折。
  4.8.6腹部损伤致:
  a. 胃、肠、消化腺等部分切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b. 脾切除;
  c. 一侧肾切除或肾功能重度障碍。
  4.8.7盆部损伤致:
  a. 骨盆倾斜,双下肢长度相差6cm以上;
  b. 双侧输尿管严重狭窄;或一侧输尿管缺失(或闭锁),另一侧输尿管狭窄;
  c.尿道严重狭窄。
  4.8.8会阴部损伤致:
  a. 阴茎龟头缺失(或畸形);
  b. 阴茎包皮损伤,瘢痕形成,严重影响功能。
  4.8.9外阴、阴道损伤致阴道狭窄,严重影响功能。
  4.8.10 肢体损伤致:
  a. 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30%以上;
  b. 双手感觉缺失75%以上;
  c. 一足足弓结构完全破坏,另一足足弓结构破坏1/3以上;
  d. 双足十趾完全缺失或丧失功能;
  e. 双下肢长度相差6cm以上;
  f. 一肢丧失功能50%以上;
  4.8.11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20%以上。
  4.9 Ⅸ级伤残4.9.1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 轻度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 外伤性癫痫,药物不能完全控制,大发作一年一次以上或局限性发作平均每六月三次以上或小发作平均每月四次以上或精神运动性发作平均每六月二次以上;
  c. 严重失读或严重失写症;
  d. 双侧轻度面瘫,难以恢复;
  e. 半身或偏身型浅感觉缺失;
  f. 严重影响阴茎勃起功能。
  4.9.2头面部损伤致:
  a. 一眼盲目3级以上;
  b. 双侧眼睑下垂(或畸形);或一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
  c. 一眼视野极度缺损(直径小于10°);
  d. 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8枚以上;
  e. 口腔损伤,牙齿脱落16枚以上;
  f. 口腔或颞下颌关节损伤,中度张口受限;
  g. 舌尖缺失(或畸形);
  h. 一耳重度听觉障碍;或一耳中等重度听觉障碍,另一耳中度听觉障碍;
  i. 一侧耳廊缺失(或畸形)50%以上;
  j. 一侧鼻翼缺损(或畸形);
  k. 面部瘢痕形成面积12cm2以上,或面部线条状瘢痕20cm以上;
  l. 面部细小瘫痕(或色素明显改变)面积30cm2以上;
  m. 头皮无毛发25%以上;
  n. 颌面部骨及软组织缺损16立方厘米以上。
  4.9.3脊柱损伤致:
  a. 颈椎或腰椎畸形愈合,颈部或腰部活动度丧失25%以上;
  b. 胸椎或腰椎一椎体粉碎性骨折。
  4.9.4颈部损伤致:
  a. 严重声音嘶哑;
  b. 颈前三角区瘢痕形成25%以上。
  4.9.5胸部损伤致: 、a. 女性一侧乳房缺失(或严重畸形);
  b. 8肋以上骨折或4肋以上缺失;
  c. 肺叶切除;
  d. 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Ⅰ级。
  4.9.6腹部损伤致:
  a. 胃、肠、消化腺等部分切除;
  b. 胆囊切除;
  c. 脾部分切除;
  d. 一侧肾部分切除或肾功能中度障碍。
  4.9.7盆部损伤致:
  a. 骨盆倾斜,双下肢长度相差4cm以上;
  b. 骨盆严重畸形愈合;
  c. 尿道狭窄;
  d. 膀胱部分切除;
  e. 一侧输尿管缺失或闭锁;
  f. 子宫部分切除;
  g. 直肠、肛门损伤,遗留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
  4.9.8会阴部损伤致:
  a. 阴茎龟头缺失(或畸形)50%以上;
  b. 阴囊损伤,瘢痕形成75%以上。
  4.9.9肢体损伤致:
  a. 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10%以上;
  b. 双手感觉缺失50%以上;
  c. 双上肢前臂旋转功能完全丧失;
  d. 双足十趾缺失(或丧失功能)50%以上;
  e. 一足足弓构破坏;
  f. 双上肢长度相差10cm以上;
  g. 双下肢长度相差4cm以上;
  h. 四肢长骨一骺板以上粉碎性骨折;
  i.一肢丧失功能25%以上。
  4.9.10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12%以上。
  4.10 Ⅹ级伤残4.10.1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 神经功能障碍,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
  b. 外伤性癫痫,药物能够控制,但遗留脑电图中度以上改变;
  c. 轻度失语或构音障碍;
  d. 单侧轻度面瘫,难以恢复;
  e. 轻度不自主运动或共济失调;
  f. 斜视、复视、视错觉、眼球震颤等视觉障碍;
  g. 半身或偏身型浅感觉分离性缺失;
  h. 一肢体完全性感觉缺失i. 节段性完全性感觉缺失;
  j. 影响阴茎勃起功能。
  4.10.2 头面部损伤致:
  a. 一眼低视力1级;
  b. 一侧眼睑下垂或畸形;
  c. 一眼视野中度缺损(直径小于60°);
  d. 泪小管损伤,遗留溢泪症状;
  e. 眼内异物存留;
  f. 外伤性白内障;
  g.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或耳漏;
  h. 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4枚以上;
  i. 口腔损伤,牙齿脱落8枚以上;
  j. 口腔或颞下颌关节损伤,轻度张口受限;
  k. 舌尖部分缺失(或畸形);
  l. 一耳中等重度听觉障碍;或双耳中度听觉障碍;
  m. 一侧耳廓缺失(或畸形)10%以上;
  n. 鼻尖缺失(或畸形);
  o. 面部瘢痕形成,面积6cm2以上;或面部线条状瘢痕10cm以上;
  p. 面部细小疤痕(或色素明显改变)面积15cm2以上;
  q. 头皮无毛发40cm2以上;
  r. 颅骨缺损4cm2以上,遗留神经系统轻度症状或体征;或颅骨缺损6cm2以上,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s. 颌面部骨或软组织缺损8立方厘米以上。
  4.10.3 脊柱损伤致:
  a. 颈椎或腰椎畸形愈台,颈部或腰部活动度丧失10%以上;
  b. 胸椎畸形愈合,轻度影响呼吸功能;
  c. 胸椎或腰椎一椎体三分之一以上压缩性骨折。
  4.10.4 颈部损伤致:
  a. 瘢痕形成,颈部活动度丧失10%以上;
  b. 轻度影响呼吸和吞咽功能;
  c. 颈前三角区瘢痕面积20cm2以上。
  4.10.5 胸部损伤致:
  a. 女性一侧乳房部分缺失(或畸形);
  b. 4肋以上骨折;或2肋以上缺失;
  c. 肺破裂修补;
  d. 胸膜粘连或胸廓畸形。
  4.10.6 腹部损伤致:
  a. 胃、肠、消化腺等破裂修补;
  b. 胆囊破裂修补;
  c. 肠系膜损伤修补;
  d. 脾破裂修补;
  e. 肾破裂修补或肾功能轻度障碍;
  f. 膈肌破裂修补。
  4.10.7 盆部损伤致:
  a. 骨盆倾斜,双下肢长度相差2cm以上;
  b. 骨盆畸形愈合;
  c. 一侧卵巢缺失或完全萎缩;
  d. 一侧输卵管缺失或闭锁;
  e. 子宫破裂修补;
  f. 一侧输尿管严重狭窄;
  g. 膀胱破裂修补;
  h. 尿道轻度狭窄;
  i. 直肠、肛门损伤,瘢痕形成,排便功能障碍。
  4.10.8 会阴部损伤致:
  a. 阴茎龟头缺失(或畸形)25%以上;
  b. 阴茎包皮损伤,瘢痕形成,影响功能;
  c. 一侧输精管缺失(或闭锁);
  d. 一侧睾丸缺失或完全萎缩;
  e. 阴囊损伤,瘢痕形成50%以上。
  4.10.9 外阴、阴道损伤致阴道狭窄,影响功能。
  4.10.10 肢体损伤致:
  a. 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5%以上;
  b. 双手感觉缺失25%以上;
  c. 双上肢前臂旋转功能丧失50%以上;
  d. 一足足弓结构破坏1/3以上;
  e. 双足十趾缺失(或丧失功能)20%以上;
  f. 双上肢长度相差4cm以上;
  g. 双下肢长度相差2cm以上;
  h. 四肢长骨一骺板以上线性骨折;
  i. 一肢丧失功能10%以上。
  4.10.11 皮肤损伤致瘫痕形成达体表面积4%以上。
  5 附则5.1 遇有本标准以外的伤残程度者,可根据伤残的实际情况,比照本标准中最相似等级的伤残内容和附录A的规定,确定其相当的伤残等级。同一部位和性质的伤残,不应采用本标准条文两条以上或者同一条文两次以上进行评定。
  5.2 受伤人员符合2处以上伤残等级者,评定结论中应当写明各处的伤残等级。两处以上伤残等级的综合计算方法,可参见附录B. 5.3 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时,应排除其原有伤、病等进行评定。
  5.4 本标准各等级间有关伤残程度的区分见附录C.本标准中“以上”、“以下”等均包括本数
  附录A(规范性附录)
  伤残等级的划分依据A1Ⅰ级伤残的划分依据Ⅰ级伤残的划分依据为:
  a.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b. 意识消失;
  c.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 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A2Ⅱ级伤残的划分依据Ⅱ级伤残的划分依据为a.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b.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c. 不能工作;
  d.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A3Ⅲ级伤残的划分依据Ⅲ级伤残的划分依据为a.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c. 明显职业受限;
  d. 社会交往困难。
  A4Ⅳ级伤残的划分依据Ⅳ级伤残的划分依据为a.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c. 职业种类受限;
  d.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A5Ⅴ级伤残的划分依据Ⅴ级伤残的划分依据为a. 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受限,需要指导;
  b. 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d. 社会交往贫乏。
  A6 Ⅵ级伤残的划分依据Ⅵ级伤残的划分依据为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
  b. 各种活动降低;
  c. 不能胜任原工作;
  d. 社会交往狭窄。
  A7 Ⅶ级伤残的划分依据Ⅶ级伤残的划分依据为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b. 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c. 不能从事复杂工作;
  d. 社会交往能力降低。
  A8 Ⅷ级伤残的划分依据Ⅷ级伤残的划分依据为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 远距离活动受限;
  c. 能从事复杂工作,但效率明显降低;
  d. 社会交往受约束。
  A9 Ⅸ级伤残的划分依据Ⅸ级伤残的划分依据为a.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b. 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c.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A10 Ⅹ级伤残的划分依据Ⅹ级伤残的划分依据为a. 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
  b.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c. 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
  附录B(资料性附录)C=CT 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元;
  Ct――伤残赔偿总额,元;
  C1――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0≤C1≤1;
  Ih ――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Ia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10%,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B.1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是按伤残者的伤残赔偿计算方法加以计算。
  B.2 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计算,根据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赔偿指数等,有下式:
  手外伤手缺失和丧失功能的计算C.4.1 手缺失和丧失功能指因事故损伤所致的手掌和手指的缺失或丧失功能。
  C.4.2 手缺失和丧失功能的计算一手拇指占一手功能的36%,其中末节指节和近节指节各占18%;食指、中指各占一手功能的18%,其中末节指节占8%,中节指节占7%,近节指节占3%;无名指和小指各占一手功能的9%,其中末节指节占4%,中节指节占3%,近节指节占2%.一手掌占一手功能的10%,其中第一掌骨占4%,第二、第三掌骨各占2%,第四、第五掌骨各占1%.本标准中,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的程度是按前面方式累加计算的结果。
  C.5 手感觉丧失功能的计算C.5.1 手感觉丧失功能指因事故损伤所致手的掌侧感觉功能的丧失。
  C.5.2 手感觉丧失功能的计算手感觉丧失功能的计算是按相应手功能丧失程度的50%计算。
  C.6 肩关节、肩关节复合体丧失功能的计算C.6.1 肩关节及肩关节复合体肩关节指由肩胛骨的盂臼与肱骨头之间形成的关节,它与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胸关节共同组成肩关节复合体。肩关节功能受肩关节复合体其他关节功能的制约;肩关节复合体其他关节功能通过肩关节功能予以体现。
  C.6.2 肩关节及肩关节复合体丧失功能因事故损伤所致肩关节及肩关节复合体其他关节的功能丧失。
  C.6.3 肩关节及肩关节复合体丧失功能的计算肩关节复合体丧失功能的计算是通过测量肩关节丧失功能的程度,加以计算。
  C.7 足弓结构破坏程度的区分C.7.1足弓结构破坏因事故损伤所致的足弓缺失或丧失功能。
  C.7.2足弓结构破坏程度的区分a. 足弓结构完全破坏:足的内、外侧纵弓和横弓结构完全破坏,包括缺失和丧失功能。
  b. 足弓1/3结构破坏或2/3结构破坏,指足三弓的任一或二弓的结构破坏。
  C.8 肢体丧失功能的计算C.8 .1肢体丧失功能因事故损伤所致肢体三大关节(上肢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或下肢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功能的丧失。

  C.8.2 肢体丧失功能的计算肢体丧失功能的计算是用肢体三大关节丧失功能程度的比例分别乘以肢体三大关节相应的权重指数(腕关节0.18,肘关节0.12,肩关节0.7,踝关节0.12,膝关节0.28,髋关节0.6),再用它们的积相加,分别算出各肢体丧失功能的比例。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1.6w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78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关于工伤伤残等级的划分
一键咨询
  •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1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5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2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0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8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0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2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1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0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0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7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3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2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2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7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工伤鉴定·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无锡152****459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2****303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77****176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工伤伤残等级划分
1、一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 2、二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 3、三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 4、四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 5、五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 6、六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 7、七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 8、八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
10w+浏览
工伤赔偿
伤残怎么划分等级
伤残等级划分为十级,根据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器官损伤程度和功能影响等因素判定。一级至四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受限严重,需长期护理;五级至七级伤残存在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八级至十级伤残器官部分破损但不影响生活自理。各级别间的差异约为10%。具体判定需依据专业医疗评估。
29浏览 2024-09-23
关于工伤伤残等级的划分是怎样的
国家发布了职工工伤与致残程度鉴定标准[1(GB/T 16180-2006,这是新的的国家标准,标准共分10级。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不同部位同时受到损伤者,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如果两项及以上等级相同,最多晋升一级。
10w+浏览
工伤赔偿
工伤残废等级怎么划分
47浏览 2025-01-20
怎么划分伤残等级
[律师回复] (1)一级伤残<br/>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伤人员的颅脑、脊髓、四肢、面部、颈部、腹部等损伤,致使脑、眼、肺、四肢等器官功能特别严重障碍,并导致受伤人员的活动能力丧失、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等危害后果。<br/>(2)二级伤残<br/>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伤人员的颅脑、脊髓、四肢、头面部、颈部、腹部等损伤,致使脑、眼、肺、四肢等器官功能严重障碍,并导致受伤人员的各种活动受限,日常生活随时需要有人帮助、不能工作等危害后果。<br/>(3)三级伤残<br/>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伤人员的颅脑、脊髓、四肢、头面部、颈部、腹部等损伤,致使脑、眼、肺、四肢等器官功能较严重的障碍,并使受伤人员不能完全独立,需经常有人监护以及明显的职业受限等危害后果。<br/>(4)四级伤残<br/>评定标准与三级伤残的评定标准在损伤种类方面基本一致,但规定的受伤人员的伤情种类不一致,器官功能障碍的程度较三级低,而且受伤人员伤残等级划分依据也不一致。<br/>(5)五级伤残<br/>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伤人员的颅脑、脊髓、四肢、面部、颈部、腹部等损伤,致使脑、眼、肺、四肢等器官功能一定程度的障碍,并使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以及需要明显减轻工作等危害后果。<br/>(6)六级伤残<br/>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伤人员的颅脑、脊髓、四肢、面部、颈部、腹部等损伤,致使脑、眼、肺、四肢等器官功能一定程度的障碍,并使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的需要帮助,以及不能胜任原工作等危害后果。<br/>(7)七级伤残<br/>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伤人员的颅脑、脊髓、四肢、面部、颈部、腹部等损伤,致使脑、眼、肺、四肢等器官功能一定程度的障碍,并使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的需要帮助,以及不能胜任原工作等危害后果。<br/>(8)八级伤残<br/>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伤人员的颅脑、脊髓、四肢、面部、颈部、腹部等损伤,致使脑、眼、肺、四肢等器官功能一定程度的障碍,并使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以及社会交往受约束等危害后果。<br/>(9)九级伤残<br/>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伤人员的颅脑、脊髓、四肢、面部、颈部、腹部等损伤,致使脑、眼、肺、四肢等器官功能较轻程度的障碍,并使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等危害后果。<br/>(10)十级伤残<br/>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伤人员的颅脑、脊髓、四肢、面部、颈部、腹部等损伤,致使脑、眼、肺、四肢等器官功能轻微程度的障碍,并使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以及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等危害后果。
401浏览
2024年伤残等级划分标准
一级1、1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1)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2)精神障碍或者极重度智能减退,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3)四肢瘫(肌力3级以下)或者三肢瘫(肌力2级以下)。4) 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重度排便功能障碍与重度排尿功能障碍。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军伤残等级1-10级怎么划分
21浏览 2024-12-10
各位V律师好,我哥哥前几天因为不小心收到了伤残,请问各位律师现在的伤残等级则重的具体等级划分是什么呢
[律师回复] 自2002年12月1日起,凡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一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 (GB18667-2002)》,1992年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A35-1992)》同时废止。至此,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从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br/>该国家标准对多等级伤残的计算规定如下:<br/>根据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赔偿指数等,有下式:<br/>C=CtC1(Ih+∑Ia,)(∑Ia,≤10%,=1,2,3……,多处伤残)<br/>式中:C?D?D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br/>Ct?D?D伤残赔偿总额;<br/>C1?D?D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0≤C1≤1;<br/>Ih ?D?D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br/>Ia ?D?D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10% 。<br/>对于上述计算公式的通俗表达可以为:<br/>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几个伤残等级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伤残赔偿附加指数)。<br/>其中伤残赔偿总额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以及不同年龄来计算确定,即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br/>赔偿责任系数就是交通事故中事故责任方应承担责任的比例,如对方全责则为100%。<br/>几个伤残等级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是指在几个伤残等级中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br/>伤残等级具体等级对应的伤残赔偿指数为:<br/>一级:100%;二级:90%;三级:80%;四级:70%;五级:60%;六级:50%;七级:40%;八级:30%;九级:20%;十级:10%。<br/>如两个十级、一个九级,则其中最高等级为九级,九级的伤残赔偿指数为20%;又如一个五级、一个七级和一个九级,则其中最高等级为五级,五级的伤残赔偿指数 为60%。这里需要注意,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在存在几个伤残等级的情况下只计算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其他的伤残等级不再计算相应的伤残赔偿指数,而是按附加指数计算。<br/>伤残赔偿附加指数是指在有多个伤残等级时,由于只计算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其他的伤残等级不再计算相应的伤残赔偿指数,而是每增加一处伤残按另外的赔偿比例计算,该赔偿比例是附加计算的,因此被称为伤残赔偿附加指 数。用百分比表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Ia取值范围为:0≤Ia≤10%,也就是说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必须小于10%。存在一级伤残时,其他等级被吸收,不计 算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和伤残赔偿指数不同。对伤残赔偿指数上述标准有明确规定,不同伤残等级都有对应比例(指数)。而对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则没有具体规定,不同伤残等级没有对应比例(指数)。所以对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如何取值,各地做法不一。有的是在取值范围内(0≤Ia≤10%)由法官自由 裁量;有的是五级以下一个固定值,五级以上一个固定值。Ia的合理取值应为:二级为10%,三级为9%,四级为8%,五级为7%,六级为6%,七级为5%,八级为4%,九级为3%,十级为2%。<br/>以上就是伤残等级则重 得具体内容了
6浏览
2024年伤残等级如何划分?
伤残等级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按照一级至10级的标准来进行划分,如果已经达到了一级伤残程度的话,那么实际上就意味着是比较严重的一种伤害了,应该是按照100%的比例来进行赔偿的,二级是90%比例。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工伤伤残等级划分是怎样的
一级伤残: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2、意识消失;3、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9浏览 2025-02-11
交通事故伤残级别怎样划分,伤残等级怎么划分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划分标准是怎样的 一级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意识消失; 3、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二级 1、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2、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3、不能工作; 4、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1、不能完全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2、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3、明显职业受限; 4、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 1、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2、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职业种类受限; 4、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指导; 2、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3、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4、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降低; 3、不能胜任原工作; 4、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2、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3、不能从事复杂工作; 4、社会交往能力降低。 八级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远距离活动受限; 3、能从事复杂工作,但效率明显降低; 5、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 1、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十级 1、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 怎么选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机构 发生交通事故后,鉴定机构的选择很关键,因为伤残级别直接决定了伤残赔偿金和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计算标准,间接影响精神损害抚慰金,误工时间,护理时间,营养费等赔偿项目。 首先要选择有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即,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能被认可。 其次,最关键的,就是在有资质的鉴定机构中选择对我们有利的鉴定机构。把握好这一点,不是只看法律规定就能知道的,这完全是建立在是需要大量案件实践基础上。
446浏览
伤残等级标准如何划分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伤残等级标准如何划分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踝关节骨折伤残等级
踝关节骨折的伤残等级通常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以及后遗症等因素来确定。伤残等级的评定通常参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和《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等标准。1.《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中,踝关节骨折可能被评定为十级伤残,如果伤情较轻,恢复良好,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2.如果踝关节骨折导致关节功能丧失或严重活动受限。
24浏览 2024-10-04
律图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鉴定 > 关于工伤伤残等级的划分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沭阳135****8759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连云港152****599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35****2334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