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有哪些

最新修订 | 2024-07-22
浏览10w+
王颖律师
王颖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429人
专家导读 1、提高医院的行政管理水平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后,将从整体上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2、提高医师的业务素质1.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2.医师的医疗诊断技术水平3.医师的书写病历记录病情变化的意识和能力3、建立健全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有哪些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的医疗纠纷频发,导致我国的医患矛盾十分紧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处理医疗纠纷。除此之外,我国应该从源头上解决医疗纠纷,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小编将针对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有哪些的问题,为大家详细介绍。

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有哪些?

一、防范措施

1、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社会形象 综合素质,要求医务人员首先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自律,慎独,敬业和无私奉献。其次,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加强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美学等边缘知识的学习。

2、掌握沟通技巧,开通交心桥梁 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沟通效果。提高沟通能力,首先要讲究语言艺术,说话恰到好处。谈话的声音不高不低,语气柔和可亲,语速不快不慢,语言简练而重点突出。另外,还要注意行为沟通肢体语言的运用,包括护理人员的表情、眼神、手势、体态等。与患者交谈时面带微笑,是赢得患者好感的最快途径。目光适当相接且柔和、自信会增强亲和力和感染力,使患者易于接受。

3、互相尊重理解,学会换位思考 为了预防类纠纷的发生,就应提前对患者履行告知义务,既取得免责,也获得患者的理解。反过来,医护人员也要尊重和理解患者的感受,患者并不想无理取闹,在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无辜的。只有双方都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在相互理解和信任中,才能取得解决问题的满意效果。

4、构建和谐氛围,医护合作双赢 和谐的科室氛围是医患和谐的前提。尊重和理解,既来自于医患之间,也来自于医护之间,尤其在有可能出现医护耦合性差错的情况下,分歧、意见和对医生(护士)的评价不能在患者面前流露,否则将对患者起到暗示作用,在潜意识中给患者灌输了治疗、护理有问题的思想,埋下纠纷的种子。

5、尊重患者权利,实施人性化护理 如今的医疗事故鉴定以有无医疗事故为准,而司法鉴定则侧重于医疗行为中有无过失,医疗事故鉴定否认事故的情况下,司法鉴定往往得出相反的结论。治病救人不可避免地具有双刃性,所以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人性化护理非常重要。

6、加强护理管理,落实规章制度 在日常的管理中,常因物品准备未达到100%,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护理文件记录缺乏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而引发纠纷。尤其在病情急,护理人员缺乏的情况下,常会发生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如查对不认真、用错药、用药途径错误等。

7、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要持续改进 门诊布局要合理,要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有分诊、导诊服务,落实有关首诊负责制和科间会诊制度。所有实习医生及工作不到一年的医生不得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要加强管理,开展全员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疗安全意识。落实医疗安全监督、分析、评价和改进工作,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制。

8、病历与法律为零距离,诉讼证据为本 医疗过程中形成的证据包括:

(1)书证:病历、医疗证明、器械检查报告、科室工作记录本。

(2)就诊登记:挂号凭证、收据、处方等物证及一切医疗用品。

(3)证人证言。门诊病历要保存15年,住院病历要保存30年。病历档案的重要特性:清晰性和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病历资料的诉讼属性。入院记录、体格检查应当控制系统循序进行,要特别注意与主诉有关的体征应详细记录。预计后果,回避后果,应注意病程记录的时限要求及医嘱规范和禁止性规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基本制度执行不规范,三级查房不够及时,不够深入,记录不完整,术前讨论过简,缺少术前评估,严重的是部位确定不准确。要重在告知,避免缺陷,要加强处方的书写及评价,提高自觉程度,转变观念。

二、纠纷处理

1、态度诚恳谦虚,不找客观理由 与患者发生纠纷,往往都是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等候过久、疏忽造成的小失误等不满意造成的。比如,静脉输液穿刺一次不成功,输液完毕呼唤拔针没及时赶到等,这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主动道歉,绝不能说“你的血管太不好找了”或“没听见”、“正忙着”等话。这样会引起患者的反感,寻找其他问题而使矛盾升级。

2、完善医护形象,提高专业水平 完善护士形象,加强加快年轻护士的业务素质培训。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护理技术是信任的桥梁。要求急诊科护士牢固树立“抢救第一”的观念,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及敏锐的观察力,加强专业技术训练,尤其是急救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患者及家属产生信任及安全感,从而减少医患纠纷

3、义正辞不严,不卑不亢 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费用方面的纠纷。医护人员催费,患者坚持先行治疗,发生争执。对于这样的纠纷,医护人员要不卑不亢,既不能被吓倒,使医院遭受损失,也不能激化矛盾。应保持冷静,要理解和同情他们的艰辛和遭遇,同时也要指出医院运营中遇到不交费情况的难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取得好的解决效果。

4、不无原则赔偿,强求息事宁人 纠纷发生后,即使责任不在己方,医护人员也往往因为不想惹麻烦而甘愿私下了断。其实,这样做并不能达到息事的目的,有时反受其害,还助长不正当维权之风。善于平衡协调,不应推脱责任:对于医护耦合性纠纷或是涉及到其他医护人员的纠纷,一定不要推脱责任,应善于平衡协调解决。

综上所述,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主要包括提高综合素质,掌握沟通技巧,医生与病人相互尊重理解,加强护理管理制度,尊重患者的权利,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和氛围。同时,当发生了医疗纠纷的时候,医疗方一定要态度诚恳、谦虚,同时也要义正言辞,不卑不亢。必要的时候,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4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52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有哪些
一键咨询
  •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6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5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6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3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1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3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6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5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2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3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4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0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1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7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7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医疗法律援助·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连云港134****683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78****683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78****492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首先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规范服务语言,积极提倡礼貌用语。在诊疗过程中通过加强对病人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解释沟通、心理护理等。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诊。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10w+浏览
医疗纠纷
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有哪些
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有:1.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完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控措施,定期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隐患。2.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
26浏览 2024-09-16
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有哪些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1、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各级各类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和落实岗位责任制,是防止医疗纠纷的保证。一是要诊疗过程认真负责和规范,工作时间不能擅离岗位,要注重交接班工作;二是要注重危重患者的诊治和抢救,操作技术要精练,抢救记录要及时、完整;三是做好各级各类的医护查房工作;四是做好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五是要层层落实医护人员的质量考核制度。 2、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加强医护人员道德素质教育,转变服务观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做到言行规范、有耐心,能经得起患者及家属焦虑、惊慌、激动、易怒的询问、质疑或发泄,能将心比心地善待患者及家属的言行,能把患者看成是自己的亲人一样认真地给予救治;有高度责任心,把本质工作当成是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机会,当成一种神圣的职责;有敬业精神;有使命感和对患者保持高度负责的精神,有语言和工作方法的艺术,会主动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3、积极学习法律法规,提高防范意识 全员应自觉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护士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和职业责任感。只有积极认真地学习法律知识,才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才能避免医疗纠纷。 4、增加收费透明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要严格按照物价局制定的收费标准收费,同时做好各项收费的解释工作,让患者明白每项治疗的收费情况,对于费用较高的项目使用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发放一日清单时要询问患者是否有不清楚的地方,预先做好解释 5、充分理解患者及家属,缓和医患矛盾 医务人员要充分理解患者及家属心情,对怨恨情绪,医务人员要持宽容、谅解及忍让的态度,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与家属发生正面冲突,以免矛盾激化。对个别素质差的患者,应态度和蔼,不卑不亢地冷静处理问题,用实际行动感化患者,引导患者,一切服务体现人性化。 关于医疗纠纷的造成原因,综合上述的回答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医疗纠纷通常是由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的。对于医疗纠纷的造成原因从医生方面来说的确有很多没有落实的地方,例如医德医风和医疗质量存在问题,医护人员 缺乏法律知识等等。患者方面基本上是特殊心理状态或者医药费负担沉重等。医疗纠纷的解决要落实到位。
431浏览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
10w+浏览2024-11-30
基层医疗机构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1、转变服务观念。2、增强法律观念。3、严格管理,堵塞漏洞。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改善服务态度,加强责任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重点防范以上多发环节,在临床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按规范进行诊疗操作。
10w+浏览
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防止措施有哪些
医疗纠纷防止措施有: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文关怀,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相关规范、常规,恪守职业道德;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完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控措施,定期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隐患。
25浏览 2024-10-06
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10w+浏览2024-11-25
医疗事故有哪些防范措施
完整的病历、抢救记录,精湛的技术,运行良好的设备,严格的医疗制度是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简明、扼要、全面地询问病史,减少遗漏、重复,避免病人不信任及厌烦情绪,使自己在病人中树立威信。
10w+浏览
医疗纠纷
我婶婶给受工伤了,只不过去医院看病过程中,又去其他医院看过,发现身体根本就不是这样的,给出现医疗问题了,必须要进行防范的,医疗纠纷防范有什么措施?
[律师回复] <br/>一、医疗纠纷防范措施<br/>  <br/>1、 狠抓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br/>  坚持实行医疗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管理。每年年初医院与各科室签订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书,每月进行检查考核,凡发生一起医疗纠纷,按其责任大小,分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和管理责任人,进行内部经济追偿。<br/>  <br/>2、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建立医疗纠纷的长效防范机制<br/>  即用“三严”来规范医疗质量的管理,一是严格制定制度。针对医疗质量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容易出现医疗安全隐患的重点环节,如妇产科、产房、手术室、供应室、急救室,逐一排查医疗安全隐患,逐条落实到人进行整改;二是严格考核制度。每月由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等职能科室人员组成的质控小组对各科室进行检查考核;三是对考核结果、严格按制度兑现,决不姑息迁就。同时,经常组织医护人员对近年来单位或外单位发生过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讨论,找准主、客观原因,并从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的对相关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长期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制度,确保在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纠纷的处理中做到有章可循。<br/>  <br/>3、把脉诚信,加强医患沟通<br/>  加强医患沟通是确保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增加患者对医疗技术局限性和高风险性的了解,加深对医生的信任,还可以疏导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促进疾病的转归。如何做到有效沟通,我们一是对职工强化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宗旨教育,在全院推行“微笑相迎、主动问候、首诊(问)负责、出院相送”的服务模式,从病人需求入手,主动送服务,通过召开病人座谈会,进行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及时听取病人的意见,了解病人需求、改进工作,维护患者的消费权。二是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建立与病人“五谈话”制度,即入院时;手术前;发生危、重急症时或创伤性损伤时;使用毒、副作用较大或贵重药品前;出院时。规范了谈话签字内容、完善病情同意书、医患道德责任书,同时教育医务人员戒除“以医为尊”的思想观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履行告之义务,为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提供了有力的保证。<br/>  <br/>二、医疗纠纷的处理<br/>  <br/>(一)医疗纠纷初起<br/>  <br/>1、发生医疗纠纷的当事人(医护人员)负责写出事实经过,同时向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解答工作。<br/>  <br/>2、发生纠纷的科室主任负责组织本科医护人员对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讨论总结,从中吸取教训,纠正不足,制定杜绝类似纠纷的有关制度,科主任负责书写该起纠纷的讨论意见,上报医务部,并向患者或家属作出相应的解释工作,妥善解决好医疗纠纷。若确属负有医疗责任的医疗纠纷,科内能自行解决的,也要上报医务部备案。<br/>  <br/>3、经科主任及责任人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应及早上报医务部,同时上报有关纠纷的书面材料。<br/>  <br/>(二)院内医疗技术讨论会<br/>  <br/>1、科室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及时上报医务部,医务部接到上报后做相应调查、了解和沟通,然后组织科主任、当事人及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调解。若不能调解,由医务部报请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批准召开院内医疗纠纷技术讨论会。<br/>  <br/>2、由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负责,医务部集体组织实施相关医疗纠纷的技术讨论工作。<br/>  <br/>3、技术讨论会主持人宣布医疗技术讨论程序和会议纪律。<br/>  <br/>4、科主任、当事人必须准时出席院内医疗技术讨论会,在会上当事人应认真、负责地陈述诊疗经过,科主任应公正、科学的陈述科内讨论意见。<br/>  <br/>5、专家讨论。<br/>  <br/>6、书面材料需经医疗安全委员会、参加讨论的专家反复讨论、认证后,讨论结论于会议后的30日内交与患方及科主任。<br/>  <br/>7、患方及我院科室责任人对医疗技术讨论结论有异议时均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向人民法院起诉。<br/>  <br/>(三)市区级医学会组织召开的医疗事故鉴定会<br/>  <br/>1、发生医疗纠纷的科主任及当事人必须在一周内提交医疗事故鉴定材料,准时将材料交到医务部。由医务部提交到医学会,配合医学会组织开展鉴定工作。<br/>  <br/>2、根据鉴定结论同患者协商解决。<br/>  <br/>3、协商解决不成功,患者及家属可向法院提起诉讼。<br/>  <br/>(四)法院诉讼<br/>  <br/>1、医务部准备相关向法庭提交的材料,由专职聘请律师准备陈述及答辩。医务部专职干事及发生纠纷科室科主任出庭。<br/>  <br/>2、根据法院审判结果进行处理。<br/>  <br/>3、如果医院承担相应责任,院内根据相关制度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br/>  <br/>4、医院制定相关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br/>  当前医疗纠纷勐如虎,医疗纠纷不仅损害了医院的形象,影响了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阻碍了医学的创新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甚至已经威胁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医疗纠纷的处理上,患者与院方须因事制宜,依法处理、协调解决,避免造成恶劣影响。
474浏览
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
10w+浏览2024-11-08
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首先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规范服务语言,积极提倡礼貌用语。在诊疗过程中通过加强对病人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解释沟通、心理护理等。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诊。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10w+浏览
医疗纠纷
我姐姐的一个朋友因为身体原因住院了,因为护士的操作不当导致姐姐的那位朋友病情加重,然后和医院发生了矛盾,我想问一下对医疗纠纷防范的措施有哪些?
[律师回复] <br/>(一)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依法执业意识和诚信服务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br/>  <br/>1、院科两级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规范,使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使医护人员自觉的依法行医、诚信服务,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br/>  <br/>2、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采取以自学为主,集体培训、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为辅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其思想觉悟及文化素养。<br/>  <br/>(二)院科两级加强诊疗质量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考核,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br/>  <br/>1、强化“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力度,加强医务人员基本功训练。<br/>  <br/>2、医务人员认真执行医疗护理核心制度、诊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并定期/不定期组织学习、考核。<br/>  <br/>3、提高医疗护理文件书写水平,做到客观、真实、规范、及时、准确、完整并做好保管工作。<br/>  <br/>4、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对有创操作、抗生素使用、手术知情同意等内容,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及签字同意程序。<br/>  <br/>5、做好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指导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低年资医师、护士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br/>  <br/>6、不定期选派科室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积极参加院内外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不断开拓眼界,同时做好所学知识的讲授工作,提高全员业务素质。<br/>  <br/>7、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前,充分做好论证、预案、知情同意等准备工作,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br/>  <br/>(三)加强院科两级质控,分析总结院内、外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隐患,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br/>  <br/>1、院质控组织除不定期抽查外,每月对各科进行一次全面质量检查考核。监督各科室和医务人员对医疗卫生法规、规章、职责、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的执行情况,同时对医疗工作中发现的医疗缺陷和问题进行动态分析、评估和跟踪调查,并制定改进措施,从严把好质量关,使诊疗全过程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br/>  <br/>2、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至少对本科各项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检查两次,尤其是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发现医疗隐患,及时纠正,并做好相应的记录。<br/>  <br/>3、科室每月召开质量安全管理会议一次,总结分析近期质量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消除隐患,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br/>  <br/>4、医院及科室不定期的组织医护人员对近期院内外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讨论,找准主、客观原因,从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经验教训,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br/>  <br/>(四)加强医护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br/>  <br/>1、转变观念,实施全员微笑服务:用真诚的微笑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给予家属良好的心灵抚慰,缓解医患、护患之间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与合作,为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奠定基础。<br/>  <br/>2、加强培训,重视沟通技巧: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做到一个要求、两个多字、三个掌握、四个留意、五个避免。从而在医护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建立一个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桥梁。<br/>  <br/>3、换位思考,了解患者需求,最大化满足患者需求,减少激惹因素:多方面多层次的满足患者需求,不断改进工作,例如改善就诊环境、提供便民措施、药品价格公开等。<br/>  <br/>4、加强医、护、患三者之间的沟通:以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技术和对患者负责的工作态度为基础,以合适的沟通技巧为桥梁,就患者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三方及时取得沟通,达成一致,必要时护士长负责从中协调,减少和避免主观分析、判断的差异,从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br/>  <br/>(五)加强实习生带教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因实习生引起的医疗纠纷。<br/>  <br/>1、科教科做好实习生岗前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医患沟通、安全教育以及临床实践技能等。<br/>  <br/>2、各教研室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高年资医护人员负责带教工作,带教期间加强实习生的培训和考核,努力提高其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好传、帮、带工作。<br/>  <br/>3、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加强对实习生的实时监控,做到“放手不放眼”。<br/>  <br/>(六)引导和规范患者文明就医。<br/>  <br/>1、医务人员有责任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的就医观念,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位如加强医学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明确患者的权利和义务等。<br/>  <br/>2、规范患者文明就医行为。制定文明就医公约,明确告知患者及其亲属相关事宜。<br/>  <br/>(七)健全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医疗事故防范预案、程序等,便于医护人员掌握相关事宜,做好自我防护,并有效防范医疗纠纷扩大化。<br/>  <br/>(八)积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193浏览
医疗纠纷及防范措施
10w+浏览2024-11-02
护理医疗事故防范措施有哪些
1、加强安全管理措施。2、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3、加大普法力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4、规范护理病历书写。综上可知,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上述四种方式来预防护理医疗事故的发生,这样不仅能加强对医护人员职业操守的规范,同时还能保障患者的人身健康,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10w+浏览
我是医院的医生,有时会遇到医疗纠纷,想在想咨询一下大家,医疗纠纷措施有哪些,希望大家说我听,谢谢
[律师回复] 针对你提出医疗纠纷措施防范有哪些的问题,我来为你解答。<br/>3.1加强素质培养,提高医疗质量人才是提高质量管理的关键,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最根本的要素。抓质量管理首先要抓人才建设,抓人才建设必须抓全面素质培养,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医德医风等。尤其要抓好医务人员的“三基”训练,打好基本功,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既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准,又要有高超的技术水平;既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又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br/>  3.2抓好制度建设,强化执行意识抓好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包括“行政查房制度”、“疑难病历讨论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三查七对制度”、“术前术后讨论制度”、“首诊负责制度”、“病历书写制度”、“交接班制度”、“医疗设备管理制度”、“院内感染控制制度”等。医疗管理部门要严格要求、严谨执行、严肃检查,加大处罚力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br/>  3.3注重医德医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要把医德医风建设看成是医院建设的基石,使医务人员的责任心、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不断提高。要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对病人疾苦要关心,服务要热心,诊断治疗要细心,解答问题要耐心,听取意见要虚心。<br/>  3.4重视法制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医院要重视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要全部医务人员熟悉与医疗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自觉地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充分认识违反法律法规的医疗行为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并且要加强对临床医疗上的一些常见疾病及并发症进行宣传,加深医患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也要抵制新闻炒作。
398浏览
医疗事故的防范措施
10w+浏览2024-11-10
律图 > 法律知识 > 医疗纠纷 > 医疗法律援助 > 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有哪些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盐城181****7491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徐州134****670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81****3047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