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关于商法有哪些规定?

最新修订 | 2024-06-11
浏览10w+
李兵律师
李兵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89人
专家导读 在我国,商主体不存在法定概念,在学理上也存不同的定义。商主体,是依商法规定从事营利性营业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商事法律关系的发生依赖于商事主体的营业活动。从商事法律关系发生的历史源头来看,没有商人就没有商法的,也不会产生商事法律关系,商事主体是商事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开启商事法律活动具有“发动机”的意义。
{ArticleTitle}

随着《民法典》颁布,《民法总则》将废止。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这也得力于我国的法律规定,使得我国的市场秩序运行顺利,同时也促进了良好经济的发展。在我们的《民法典》中,对于商事主体等也作出了详细的规定。那么,《民法典》关于商法有哪些规定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民法典》关于商法有哪些规定?

一、对商事主体的界定

在我国,商主体不存在法定概念,在学理上也存不同的定义。商主体,是依商法规定从事营利性营业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商事法律关系的发生依赖于商事主体的营业活动。从商事法律关系发生的历史源头来看,没有商人就没有商法的,也不会产生商事法律关系,商事主体是商事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开启商事法律活动具有“发动机”的意义。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法系、同一法系的国家,商主体的表现形态颇不一样。在现代商法上,商事主体指的是企业。” 从商事主体的表现形态上讲,以商主体的组织形式为标准商主体为商个人、商合伙、商法人。其中商个人具体表现为商自然人,笔者认为在实践中表现为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户;商合伙具体指个人合伙、合伙型联营和合伙企业;商法人具体表现为公司,呈现为民营公司、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

二、在《民法典》中构造商事主体制度规范的基本方法

将民商事主体制度如何确立下来,形成纸面上的规范,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所在。这个确立和形成需要符合民商法的理念和精神,也要符合法典编纂的体系,还要回应我国民商事主体实践的要求和发展,体现我国的时代生活秩序特征,更要符合立法的现代化、科学化的要求。

三、《民法典》草案及现行法种关于商事主体的规范

(一)有关商个人规范的构造

在《民法典》中,在公民(自然人)的第四节规定了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第五节规定了个人合伙。在专家稿中,自然人第五节规定了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两种商主体。

(二)有关商法人规范的构造

在《民法典》中对于商事主体进行了鉴定,并且《民法典》中对于商事主体,即商个人和商法人进行了规范的构造,这也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商主体的规范。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在经济活动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商法的规定,要遵循《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1k字,预估阅读时间8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06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民法总则关于商法有哪些规定?
一键咨询
  • 135****14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2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4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2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2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0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1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2****77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5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8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7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7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2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5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0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诉讼仲裁法规·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泰州188****152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35****644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1****505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民法总则中关于商法的内容有什么?
的重大新闻中恐怕还是以民法总则的颁布为首,民法总则中除了规定了平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事项,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关于商业方面的规定,这说明了我国在将民法和商法融合渗透的进程中更进了一步。下面一起来看看民法总则中关于商法的内容有什么?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民法总则关于欺诈是如何规定的
依民法典规定,一方用虚构或隐瞒真相让另一方在信息不实、意愿未全表达下做出民事法律行为,受害方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欺诈”是故意提供假消息或掩盖真情况让对方误解而表意。民事活动中欺诈损害公平诚信准则,若能证明遭欺诈有权要求撤销来保护权益,但声称受欺诈方要负举证责任证明欺诈行为发生。
47浏览 2024-08-17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有何不同?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有何不同?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主要有2个方面不同。<br/>1、二者制定时所重视的目的不同《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号颁布,1987年1月1号开始施行的,《民法通则》制定于初期,那时候我们面临的是解决中国人吃饭穿衣的温饱问题,这个背景下的《民法通则》,非常看重经济功能。在《民法通则》<br/>第二条里面在表达调整对象的时候,是这样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先谈财产关系,再谈人身关系。《民法通则》<br/>第五章有关民事权利的规定这样安排:<br/>第一节是财产所有权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第二节是债务权,<br/>第三节是知识产权,<br/>第四节才是人身权利,也是先谈财产权利再谈人身权益。说明《民法通则》的确体现出对民法经济功能的重视。《民法总则》就不同了,《民法总则》制定于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人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足以满足中国人生活的需要。这样的背景下,尽管经济建设仍是核心任务之一,但我们更加重视刚才所说的人文关怀,所以看《民法总则》第二条,在表达民法调整对象的时候这么讲: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br/>2、二者法律理念的不同《民法总则》把人身关系的民法调整放在了更为优先的序位。再看《民法总则》第五章关于民事权利规定的四个条文:<br/>10<br/>9、1<br/>10、11<br/>1、112条,是对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尤其是确认保障自然人各种类型的人身权益的法律规则。113条以下的条文才是对各类财产权益进行确定和保障的规则,相对于《民法通则》第五章安排序位有明显的调整,这是《民法总则》相对于《民法通则》更加关注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和体现。扩展资料:《民法总则》和《民法通则》中诉讼时效相衔接: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妥善处理民法总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制度主要不同规定的衔接问题,最高人民于2018年7月18日发布适用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司法解释于2018年7月23日起施行。司法解释的核心内容在于民法通则一年短期诉讼时效规定的适用问题。法律之所以规定诉讼时效制度,主要是为了倒逼群众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能够节约司法资源、提升司法效率、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诉讼时效制度的设计就是为了迫使当事人尽快维权,不丧失胜诉权。在民法通则当中仍然保留着“一年三年为特例,两年为原则”的诉讼时效制度。民法通则的颁布有鲜明的时代印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普遍不高,而且那个年代证据保存的成本也比较高,缩短诉讼时效促使群众尽快维权具有现实意义。去年民法总则正式颁布实施,将民事诉讼的时效改为三年,诉讼时效的延长是在充分维护当事人诉权和提升司法效率之间的平衡,随着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民事诉讼的证据更加的多元化,保存证据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适当延长诉讼时效具有可行性。<br/>民法通则并未正式废止,其对诉讼时效的规定仍然具有法律效力,而新颁布的民法总则改变了民法通则的具体规定,就造成了两种诉讼时效规定并存的局面,而且民法总则并未否定民法通则的规定。根据基本的法律理论,新法与旧法存在冲突的时候,应该优先适用新法,可是在司法实践中,仍然会发生被告为逃脱债务以旧法的时效规定进行抗辩,尤其是民法总则施行之日,诉讼时效期间尚未满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或者一年的情况最容易存在争议。<br/>为了解决诉讼时效新法与旧法的冲突,最高人民此次出台司法解释,该解释将冲突分为三种情况进行了详细解释,直接明确地规定民法总则实施前按照旧法办,存在交叉的按照新法办,新法实施后时效开始计算的当然性地按照新法办。综合来看司法解释充分体现了新法优于旧法、有利于当事人等立法原则,有效地解决了新旧法律之间存在的冲突。
453浏览
民法总则中关于商法的规定是怎样的?
民法典中加入了商法的内容,确定了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的定义和区分,体现了民法中与商法内容的有机整合,也是我国民法商法结合的进一步推动。从比较民商法角度分析,无论是实行民商合一立法体例还是实行民商分立立法体例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商法都是优先适用于民法的特别法。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民法总则关于借款合同的规定有哪些
借款协议规定,债务期满借款人应还本金和利息,须遵循还款期限约定。有争议依民法典处理。期限未明或有歧义,借款人可随时还,贷款方可催告。借款人未按约定用款,贷款方可暂停、提前收回或终止协议。
43浏览 2024-09-27
民法总则中关于商主体有什么规定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应当依法成立。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设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刑法总则关于从犯的规定量刑怎么处理
(1)从犯依照主犯量刑,但并非单纯比照刑罚轻重,而是综合考虑主犯所有从轻情节。从犯仅对其参与的共同犯罪行为负责,主犯其他罪行不属参考范围;连续犯情况下,参照共同犯罪事实和对应刑罚。 (2)决定从犯处罚时,考虑犯罪性质(如重罪或轻罪)、从犯角色的重要性。重罪从犯通常从轻或减轻,轻罪可能免于处罚;作用越大,从宽处理可能性越小。
36浏览 2024-04-27
民法总则关于法人的规定
《民法典》第五十七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关于民法总则彩礼退不退?
这个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要求退回彩礼,男方也可以给予女方一定的精神赔偿。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律图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仲裁法规 > 民法总则关于商法有哪些规定?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泰州135****8235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无锡177****747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0****5744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