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办法内容有哪些?

最新修订 | 2024-09-02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江苏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办法中包括申请协调仲裁范围、协调的程序、裁决原则及管辖范围等。在征地补偿过程中,因为补偿款支付容易发生纠纷,江苏省出台相关文件,规定对征地补偿争议的调解,应当由当地市、县政府先行调协调。
江苏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办法内容有哪些?

江苏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工作,保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等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人民政府批准征地所引发的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和裁决。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对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由争议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先行协调;协调不成的,可以依法向省人民政府申请裁决。

省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承办由省人民政府裁决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工作。

第四条 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实行先协调后裁决,并遵循合法、合理、公开、高效和便民的原则。

第五条 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期间,不停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实施。

第二章 申请协调裁决范围

第六条 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和其他有利害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对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中确定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的标准有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协调和裁决。

依照《江苏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对被征收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实施拆迁的,不适用本办法。

第七条 对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有争议的,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成员申请协调和裁决。

对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有争议的,由被安置人员申请协调和裁决。

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其所有权人申请协调和裁决。

第八条 协调和裁决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申请人与征地补偿安置无利害关系的;

(二)超过本办法规定的期限提出申请的;

(三)经市、县人民政府协调已经达成协议,申请人又以同样理由申请裁决的;

(四)裁决机关已经下达准予撤回裁决申请或者裁决决定,申请人又以同样理由申请裁决的;

(五)申请人就同一争议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已经受理的。

第三章 协 调

第九条 申请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有争议的,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0日内,向市、县人民政府申请协调。

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中告知申请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的期限;未告知的,申请人可以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1年内,申请协调

第十条 申请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协调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

(三)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有关证据材料。

申请人委托代理人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

第十一条 协调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地址)、联系方法;

(二)申请协调的具体请求事项;

(三)事实、理由和依据。

第十二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协调申请书之日起7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申请条件的,决定予以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市、县人民政府对决定受理的协调申请应当在收到协调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完成协调工作。

第十三条 申请人申请协调,市、县人民政府在规定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或者未按期完成协调的,申请人可以向省人民政府申请责令其受理或者协调。

第十四条 市、县人民政府进行协调应当充分听取申请人意见,查明事实,依据法律和政策规定作出协调意见书。

第十五条 协调意见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协调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协调过程;

(三)争议的主要问题和基本事实;

(四)经协调达成协议的内容或者未达成协议的主要分歧;

(五)未达成协议的,申请人申请裁决的权利和期限。

协调意见书应当由申请人签字,并加盖市、县人民政府印章。

第三章 裁 决

第十六条 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经协调未达成协议的,申请人可以自协调意见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省人民政府申请裁决。裁决申请书直接递交省国土资源部门。

第十七条 申请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裁决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

(三)有关证据材料;

(四)协调意见书。

申请人委托代理人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

第十八条 裁决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地址)、联系方法;

(二)被申请人的名称、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三)申请裁决的具体请求事项;

(四)相关事实、理由和依据。

第十九条 省国土资源部门收到裁决申请后,应当在7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申请条件的,决定予以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二十条 省国土资源部门应当自受理裁决申请之日起7日内,将裁决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裁决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省国土资源部门提交书面答复和相关证据、依据等材料。

第二十一条 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一般实行书面审查。省国土资源部门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进行实地调查,也可以召开质证会。

省国土资源部门在裁决前可以组织再次协调,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制作协议书,经申请人、被申请人和裁决承办机关签字、盖章后生效。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作出中止裁决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一)裁决需要以人民法院裁判结果或者其他有权机关的决定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办结的;

(二)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形需要中止的。

中止审理的因素消除后,恢复审理。中止时间不计入裁决期限。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作出终止裁决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一)申请人书面要求撤回申请并经省国土资源部门同意的;

(二)经再次协调达成协议的;

(三)在作出裁决决定之前,裁决承办机关发现存在不应当受理事项的;

(四)申请人就同一争议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已经受理的。

第二十四条 省国土资源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裁决决定。情况复杂的,经省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第二十五条 省国土资源部门对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裁决决定:

(一)被申请人确定的补偿标准符合法律和有关政策规定的,决定维持;

(二)被申请人确定的补偿标准不符合法律和有关政策规定的,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决定撤销该补偿标准,并责令被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依法重新确定补偿标准。

第二十六条 省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制作裁决决定书,并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裁决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第二十七条 裁决决定书中应当写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地址)、联系方法及其代理人的姓名、单位和住址;

(二)申请人申请裁决请求;

(三)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四)省国土资源部门认定的事实、理由及其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依据;

(五)裁决结果;

(六)不服裁决的法律救济途径和期限。

裁决决定书加盖江苏省人民政府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专用章。

第二十八条 对裁决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申请协调和裁决不收取费用,协调和裁决工作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第三十条 省国土资源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委托评估中介机构对补偿标准进行测算。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征地补偿标准是什么?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综上所述,在征地补偿安置过程中,针对出现纠纷的处理,江苏省出台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办法,里面对补偿安置争议协调方式、责任部门、裁决和管辖都有明确规定。根据办法规定,当事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有争议的,应当在争议发生后三十日内向当地政府申请协调。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8.8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拓展阅读

· 年普法人次15亿+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67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江苏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办法内容有哪些?
一键咨询
  •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5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4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0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0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7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4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1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2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8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6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0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7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8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2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0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补偿标准·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苏州135****956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0****517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0****481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江苏省劳动争议调解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人事争议,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处理劳动人事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的原则,着重调解,及时裁决,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江苏省人事争议调解
10w+浏览2024-11-23
江苏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办法的内容有哪些?
根据江苏省发布的关于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办法固定,对土地补偿费用标准有争议的,由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他成员申请协调和裁决。对安置补助费标准有争议的,由被安置人员申请协调和裁决。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所有权人申请协调和裁决。
10w+浏览
征地拆迁
江苏省劳动争议调解
10w+浏览2024-11-02
江苏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细则的内容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人事争议,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处理劳动人事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的原则,着重调解,及时裁决,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我的朋友在江苏上班,刚去了半年,就跟公司闹起了劳动争议,事情是这样的,她的试用期已经过了,可是公司没有找她签订劳动合同,现在公司倒闭了,工资还没有发放呢,就找不到人了,江苏省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试行办法有哪些内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吗?
[律师回复] 《江苏省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试行办法》是一则文件,2004 年 5 月 1 日发布实施。 <br/>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着重调解、及时处理”的劳动仲裁工作方针,简化办案程序,方便当事人,提高仲裁效率,切实有效地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原劳动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结合全省劳动仲裁实际,制定本办 法。 <br/>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简单劳动争议案件是: <br/>(一)发生争议的职工当事人一方人数少,在三人以内的; <br/>(二)案件的标的金额数额比较少,在一万元以内的; <br/>(三)案件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清楚和适用法律法规明确的。 <br/>第三条 对符合适用本办法条件的简单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予以立案,并指定一名仲裁员独任审理。仲裁员应指导申诉人填写“简单劳动争议案件仲裁调解书”,一式三份。 <br/>第四条 仲裁委员会按本办法处理简单劳动争议案件,采用庭外调解的简易审理方式,在二十日内结案,其结案方式为申诉人自愿申请撤诉或者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br/>第五条 仲裁员应当在简单劳动争议案件立案之日起三日内,将申诉书内容和仲裁委员会适用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办法的决定以口头或者其他形式告知被诉人,并通知当事人协商调解的时间、地点。 <br/>第 六条 仲裁员主持当事人协商调解,应充分听取各方当事人的陈述,在掌握事实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案情分析,分别归纳出当事人的各自主张并分析案件存在的违法或侵权事实,针对案情宣传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告知当事人应当履行的义务,提出仲裁建议。仲裁员根据需要可组织当事人多次协商调解,以促成当事人和 解。 <br/>第七条 争议标的在仲裁员的主持下当场结清的案件,申诉人可以申请撤诉。 <br/>申诉人申请撤诉的,应当在“简单劳动争议案件仲裁调解书”撤诉栏中填写“申请撤诉”并签名,仲裁委员会审查符合条件的,准予撤诉。
22浏览
江苏省争议调解仲裁法
10w+浏览2024-10-15
浙江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办法有哪些?
现在正是如果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有很多地方都会有哪些征地,建造一些新的建筑。征地那就涉及到赔偿,那么赔偿标准是会有一个争议的,那么浙江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办法有哪些呢?相信大家都对这个不是了解。下面是浙江省的一些安排政策。
10w+浏览
征地拆迁
我朋友在江苏工作了半年,单位一直无故克扣他工资,他索要无果打算上诉,想问江苏省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试行办法内容有哪些?
[律师回复] 根据最新的规定,江苏省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试行办法如下:<br/>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着重调解、及时处理”的劳动仲裁工作方针,简化办案程序,方便当事人,提高仲裁效率,切实有效地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原劳动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结合全省劳动仲裁实际,制定本办 法。<br/>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简单劳动争议案件是:<br/>(一)发生争议的职工当事人一方人数少,在三人以内的;<br/>(二)案件的标的金额数额比较少,在一万元以内的;<br/>(三)案件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清楚和适用法律法规明确的。<br/>第三条 对符合适用本办法条件的简单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予以立案,并指定一名仲裁员独任审理。仲裁员应指导申诉人填写“简单劳动争议案件仲裁调解书”,一式三份。<br/>第四条 仲裁委员会按本办法处理简单劳动争议案件,采用庭外调解的简易审理方式,在二十日内结案,其结案方式为申诉人自愿申请撤诉或者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br/>第五条 仲裁员应当在简单劳动争议案件立案之日起三日内,将申诉书内容和仲裁委员会适用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办法的决定以口头或者其他形式告知被诉人,并通知当事人协商调解的时间、地点。<br/>第 六条 仲裁员主持当事人协商调解,应充分听取各方当事人的陈述,在掌握事实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案情分析,分别归纳出当事人的各自主张并分析案件存在的违法或侵权事实,针对案情宣传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告知当事人应当履行的义务,提出仲裁建议。仲裁员根据需要可组织当事人多次协商调解,以促成当事人和 解。<br/>第七条 争议标的在仲裁员的主持下当场结清的案件,申诉人可以申请撤诉。<br/>申诉人申请撤诉的,应当在“简单劳动争议案件仲裁调解书”撤诉栏中填写“申请撤诉”并签名,仲裁委员会审查符合条件的,准予撤诉。<br/>第八条 当事人经协商一致,达成调解协议的,即在“简单劳动争议案件仲裁调解书”调解协议栏中,明确调解结果,并由当事人签名确认、仲裁员署名。仲裁委员会确认协议有效后加盖印章并送达当事人。<br/>第九条 仲裁委员会适用本办法处理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案件质量。<br/>第十条 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在二十日内不能结案的,以及当事人对案件适用本办法有异议的或者其他不宜适用本办法情况的,仲裁委员会可以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转入普通程序审理后,案件审理期限自案件立案起开始计算。<br/>第十一条 适用本办法处理的案件,本办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原劳动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的规定。<br/>第十二条 本自法自 2004 年 5 月 1 日起执行。
94浏览
江苏省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10w+浏览2024-11-10
江西省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协调裁决办法内容怎么样?
第十二条协调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可以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被调查单位或者个人出示有效证件。调查需要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配合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配合。
10w+浏览
征地拆迁
江苏省劳动争议调解办法
10w+浏览2024-10-16
律图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补偿标准 > 江苏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办法内容有哪些?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徐州188****1790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南通178****996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0****6603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