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外人和第三人的区别
在法律上,“案外人”和“第三人”是两个专业术语,它们都是指与一个法律案件有关的人,但是他们的角色和地位是不同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案外人”。简单来说,案外人就是跟一个法律案件没有直接关系的人。比如说,张三和李四发生了纠纷,他们把这个纠纷告到了法院。在这个案件中,张三和李四是当事人,而王五如果没有参与这个纠纷,他就是案外人。这就像在足球赛中,两个队伍正在比赛,观众就是案外人,他们只是在旁边看,但并不参与比赛。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第三人”。第三人是指在一个法律案件中,除了原告和被告之外的其他人。但是,这个“其他人”并不是随便一个人,他必须是跟这个案件有一定关系的人。比如说,张三向法院起诉李四,要求李四归还借款。但是,李四说,这笔钱他已经给了王五。在这个案件中,王五就是第三人。他虽然不是原告或被告,但他跟这个案件有直接关系。这就像在足球赛中,除了两个队伍的队员之外,裁判也是比赛的一部分,他对比赛的结果有直接影响。
总的来说,“案外人”和“第三人”都是跟一个法律案件有关的人,但“案外人”只是旁观者,而“第三人”是参与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
二、记三分和扣三分的区别
记三分和扣三分的区别在于:记三分的周期是从零开始的,扣三分的周期是从12分开始的。交通违法扣分,是指驾驶人在道路行车中不按规定的行车,产生相应的交通违法行为,从而导致相应的交通违法扣分。记3分就是说,你的车违章了,这个违章会记在你的车上,然后你去处理才会被扣3分,平常说的话也会说你这个要扣3分,但是只有去处理才会扣分。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六十八条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人应当在十五日内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参加为期七日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机动车驾驶人参加学习后,车辆管理所应当在二十日内对其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考试合格的,记分予以清除,发还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不合格的,继续参加学习和考试。拒不参加学习,也不接受考试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告其机动车驾驶证停止使用。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有两次以上达到12分或者累积记分达到24分以上的,车辆管理所还应当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合格后十日内对其进行道路驾驶技能考试。接受道路驾驶技能考试的,按照本人机动车驾驶证载明的最高准驾车型考试。
三、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区别
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区别包括:
1、委托人是指委托他人为自己办理事务的人。受托人是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代理处理相关事务的人,受委托人应履行的义务有:依委托人指示亲自处事务,处理结果向委托人报告义务,处理委托事务所得财产应交与委托人,因受委托人原因造成委托人损失,受委托人应予以赔偿。
2、委托人和受托人必须是两个不同的人,不能是同一人。代理人应按委托人要求的内容、时间、方式进行办理。符合委托要求办理的结果,无论好坏,均由委托人承担;违反或超出委托要求办理的结果,如委托人不接受,代理人自行担责。
3、委托人是雇佣者,被委托者是被雇佣者,具有雇佣和服务的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第二十二条
受托人违反信托目的处分信托财产或者因违背管理职责、处理信托事务不当致使信托财产受到损失的,委托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撤销该处分行为,并有权要求受托人恢复信托财产的原状或者予以赔偿;该信托财产的受让人明知是违反信托目的而接受该财产的,应当予以返还或者予以赔偿。
前款规定的申请权,自委托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的,归于消灭。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对案外人和第三人的区别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