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临雇主未能履行合同并未给予相应赔偿的情况下,我们强烈建议您尽速收集相关证据材料以备未来之需,例如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一)首先,取决于员工是否决定与企业续订合同:
1.假如企业能保障或者提升原有的劳工条款和待遇,但员工仍拒绝续约的,此时企业将无需承担任何经济补偿责任。
2.然而,若企业未能达到原有劳动条件的要求,即降低了原有的薪资或福利待遇,那么员工有权拒绝续约并且要求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需注意的是,此处所述的劳动条件并非狭隘地理解为薪资待遇,还涵盖了更加宽泛的领域,例如工作环境和福利保障等。
(二)其次,当雇主未能履行续约义务时,一定要进行法定的经济补偿,同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两种观点被广泛讨论。
其中一种观点主张从员工进入企业的那一刻起算,满一整年后便可得到一个月的工资补偿;另一看法认为从2008年1月1日起计算每满一年就可以得到该月的工资补偿。
《劳动合同法》的第46条: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44条第1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本法第44条第1项”是指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终止。
若合同期满后,本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是公司不续签,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劳务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有补偿吗
问:若用人单位未在劳动合同期满时续签,是否需要支付相应的补偿?
答:这主要取决于不同的具体情境。若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再续签合同,则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若在劳动者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下,用人单位拒绝续签行为属非法性质,此时应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金。
然而,若是用人单位提供的新合同条件与原有合约标准同等或升高的前提下,劳动者选择不续签,用人单位便无需承担赔偿责任。但是,若用人单位提供的新合同待遇低于原来的水平,那么不续签的劳动者有权向用人单位请求获得经济补偿金。
以下情况视同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时间达到10年。
2.用人单位首次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或是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过程当中重新制定劳动合同,且在此期间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达到10年,距离法定退休年龄尚有少于10年的时间。
3.在连续签订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后,第三次续订劳动合同。
4.如果用人单位自某一日期使用员工开始至满一年为止,仍未与该员工签署书面劳动合同,那么可视作用人单位与该员工已经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为:
1.经济补偿金额的计算方式以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所工作的年限为准,每一年计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给员工。凡科期大于等于6个月但小于1年的,将受雇年限视作一年计算;工龄在6个月以内的,将获支付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2.如果劳动者的月薪超出用人单位以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发布的本地区去年职工月平均收入水平的三倍,则按此标准向其发放经济补偿金。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其给予经济补偿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2年。
3.这里所提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之前12个月内的平均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未能依照法律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您可采取以下措施对此种情况予以妥善处理:
1.首先,您可以向劳动稽查部门反映此事,请求他们帮助介入与用人单位展开沟通协商,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其次,您也可以尝试向用人单位所在区域的地方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欢迎随时向我们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
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
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务合同期限届满后,用人单位未续签合同且未支付补偿金,应如何处理?在遭遇雇主未能履行合同约定以及未给予相应赔偿之时,我们强烈建议您及时收集相关证据以便于后续维权行动的展开。此举包括但不限于提出劳动仲裁或者发起诉讼等途径。至于员工是否选择继续与该企业签订劳务合同,往往取决于企业能否保证或者提高原有的劳动条件及福利待遇。如果企业无法满足这些基本需求,那么员工便有权利拒绝续签合同并且要求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值得注意的是,补偿金额应当自员工正式入职之日起满一周年之后开始计算,每满一年即可获得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