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补偿金的个税计算公式怎么算

最新修订 | 2024-10-03
浏览10w+
孟理昕律师
孟理昕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17人
专家导读 离职补偿金个税政策是这样的:如果离职补偿金没超过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就不用交个税;如果超过了,就把超出部分按照综合所得税率来交税,不用算到年度综合所得里。具体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离职补偿金÷3倍平均工资)×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离职补偿金的个税计算公式怎么算

一、离职补偿金个税计算公式怎么算

关于离职补偿金的个税缴纳政策如下所述:若其款项处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以下的范围内,则无需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如金额超出此范围,则不得将此笔款项纳入当年度综合所得范畴,而需单独按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进行计算和缴纳税款。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所得额=离职补偿金÷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

《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

五、关于解除劳动关系提前退休、内部退养的一次性补偿收入的政策

(一)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二)个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实际年度数平均分摊,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

(三)个人办理内部退养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规定计算纳税。

二、离职补偿金要交个税吗

关于离职补偿款应否缴付个人所得税这一问题,实际的情况因个体而异。

具体的相关条款如下,供您参考:

首先,当个人同用人单位解除劳务关系后收到一次性的补偿款项时,此款项将包含由用人单位所提供的经济补偿、生活补助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补偿费用,其中只有在该款项所在地的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额度之内的部分,才会豁免个人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其次,对于超出上述额度的补偿款项,其金额并不计入个人年度综合所得之中,而是单独应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进行计算并依法纳税。

进一步地讲,如果用人单位确定要辞退员工的话,其支付给员工的补偿标准应该是这样来安排的:

第一,对于符合要求的员工,经济补偿可以按照其在本公司的工作年限逐一计算,并且按照每一满一年即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作为普通劳动者的支付方式;

其次,对于那些工作年限六个月以上但是尚未满一年的员工,也可以按照完整的一年来计算;

最后,对于那些工作年限小于或等于六个月的员工,也需要支付其半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

第五条关于解除劳动关系、提前退休、内部退养的一次性补偿收入的政策

(一)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二)个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实际年度数平均分摊,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

(三)个人办理内部退养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规定计算纳税。

三、离职补偿金如何入账

关于离职补偿金进行会计核算时,一般的做法是将其归集到“管理费用”这个科目下。从税收法律的角度来看,企业向离职员工支付的经济补偿金,若数额没有超出当地去年全体劳动者平均薪资水平的3倍以下,那么这部分金额可以享有国家给予的免税待遇;假如超出了前述标准的3倍,那这部分额外的钱款就不能被纳入年度综合所得中,需要独立地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来计算并缴纳相应的税费。在进行财务入账操作时,我们应该依据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以及员工收款收据等相关凭证,借记“管理费用——辞退福利”科目,同时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科目;而当资金实际发放出去的时候,则应当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科目,同时贷记“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请务必关注,以上所述的这些入账处理流程必须严格符合会计准则以及税收法规的相关规定。

离职补偿金个税政策简述:不超过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的,免征个税;超出部分,按综合所得税率单独计算,不纳入年度综合所得。计算公式:应纳税额=(离职补偿金÷3倍平均工资)×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8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73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离职补偿金的个税计算公式怎么算
一键咨询
  • 164****75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2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3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1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1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0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2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2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1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7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8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0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7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4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2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劳动关系·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徐州180****756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0****922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6****877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离职补偿金计税方式怎么算
依据相关规定,员工离职获得的补偿金,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则需要单独计税,不纳入综合所得。比如,某地区上一年平均工资为10万元,员工获得的离职补偿为25万元,那么超出的15万元需要缴税,而30万元以内的部分无需缴税。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离职补偿金的税额计算公式怎么算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辞职补偿金额在本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之内的部分将予以免除个税征收;而超过这一标准的部分,则需依法缴纳税款,且不再纳入该年份的综合所得范畴中,单独按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进行税务计算。具体的计算方式如下:应缴纳的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去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是:离职补偿金收入额加上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再乘以3。
35浏览 2024-10-04
税务会计模式是财税合一模式还是财税分离模式
[律师回复] 税务会计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财税分离”模式、“财税合一”模式及“财税协调”模式。<br/>1、“财税分离”模式。“财税分离”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以、英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其基本的做法是,会计主体建立会计信息和税收信息两套账务系统,依据各自的规则编制和提供相应的信息。其中,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投资人,而税收信息主要服务于政府的税收征缴和监管。<br/>2、“财税合一”模式。“财税合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其基本的做法是,不允许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的存在,财务会计被认为是面向税务的会计,税务当局是法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税法对会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要求一致,企业对会计事项的处理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3)“财税协调”模式。“财税协调”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亚洲的日本。其基本的做法是,允许会计规范和税收规范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必须在纳税时根据税收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整。也就是说,“财税协调”模式下,税务会计是以财务会计系统为基础.并按照税收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整的结果。我国税务会计模式与国际税务会计模式仍然存在许多差异,如何处理这些差异,是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到底是全盘接受他国税务会计模式,还是保留中国特色,本文的立场是后者。我国所处的特殊会计环境和西方国家存在哪些差异,什么问题应该注意,对今后税务会计模式应当采取什么立场和发展战略等,都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10浏览
离职补偿金计税方式
10w+浏览2024-10-30
离职补偿金税计算方式有哪些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员工离职时获得的经济补偿金,在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以内的部分,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超出三倍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而需要单独计税。超出的金额需平均到员工离职前的工作年限,作为月工资、薪金所得,然后按照税法规定的程序和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离职经济补偿金个税计算公式怎么算
若离职经济补偿金额度未超出该地区去年职工平均工资三倍范围内的,则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然而,如若超过此限额,则需将超出部分单独纳入到当年的综合所得中进行计算,而非与当年的综合所得合并计算。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所示:应纳税额=[(离职经济补偿金收入+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2浏览 2024-11-01
离职补偿金计税公式
10w+浏览2024-10-25
离职补偿金如何计税计算
如果离职补偿金不超过当地去年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那么可以享受个税减免。但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不会被纳入年度综合所得,而是按照单独的税率计税。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超出部分除以工作年限(最多为12年),然后再将月均工资与税率表进行对比,计算出应缴税额。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离职补偿金怎么计税计算
根据相关规定,离职补偿金在参照所在地上年度全体职工的平均薪资水平基础上并未超出三倍时,该部分金额将得到免于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待遇。然而,若是超过这一标准,则无需并入当前年度的综合所得总额中,而是应当遵循独立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的原则,进行精确的税务计算和缴纳。
5浏览 2024-10-02
土地契税计税方式是怎么样的,怎样计税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土地契税怎么算,计税依据是怎样的? 1、计税依据 契税的计税依据为不动产的价格。由于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方式不同,定价方法不同,因而具体计税依据视不同情况而决定。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以成交价格为计税依据。成交价格是指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价格,包括承受者应交付的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由征收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核定。 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为所交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差额。也就是说,交换价格相等时,免征契税;交换价格不等时,由多交付的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的一方缴纳契税。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经批准转让房地产时,由房地产转让者补交契税。计税依据为补交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或者土地收益。 为了避免偷、逃税款,税法规定,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并且无正当理由的,或者所交换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的差额明显不合理并且无正当理由的,征收机关可以参照市场价格核定计税依据。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契税计税价格为承受人为取得该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全部经济利益。对通过“招、拍、挂”程序承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应按照土地成交总价款计征契税,其中的土地前期开发成本不得扣除。 2、计算方法 契税采用比例税率。当计税依据确定以后,应纳税额的计算比较简单。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确定有三个过程: 第一是估价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选择有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对拟出让的土地进行地价评估。 第二是确定出让底价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根据其产业政策和其他有关政策,对土地估价结果进行修订,形成出让底价。出让底价的作用在于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时,如果有意受让人的出价低于出让低价,政府将不予出让土地使用权。 第三是批准过程。由于我国各级政府对出让土地使用权有不同的审批权限,所以,有的出让土地的出让价是下级政府与受让方商定的,但最后的确定权在有批准权的上级政府。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使用 以出让等有偿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按照规定的标准和办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后,方可使用土地。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一律全额缴入国库,实行和地方30:70分成。
327浏览
离职经济补偿金计税公式
10w+浏览2024-11-14
离职补偿金个税计算方法公式怎么算出来的
按照我国税务规定,如果员工被辞退所获得的经济补偿金低于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那么这部分是免征个税的;如果超过了,那么就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而是单独按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税。具体税额的计算方式为:[(经济补偿金-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离职经济补偿金个税计算公式是什么
离职经济补偿金的个税征收标准:补偿金额在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以下,免征个税;超出部分不纳入个人综合所得,单独计税。应纳个税额按特定公式计算,服务年限超十二年以十二年为准。
0浏览 2024-10-26
职工辞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
10w+浏览2023-09-15
离职补偿金计税方式有哪些
关于离职补偿金税务处理,国家有相关政策。未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三倍的部分免征个税,超过的部分不并入综合所得,而是单独按照综合所得税率计税。不过,具体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所以,如果你拿到了离职补偿金,最好咨询一下税务专业人士,以免多交或少交税。
10w+浏览
劳动纠纷
2025离职补偿金计税公式怎么算出来的
对于离职补偿金这一话题,我们需要了解到,在进行个人所得税计算时,需要将个人所获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该员工在本企业工作的年限。然后,将所得商数视作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并根据税法规定进行相应的计算和缴纳个人所得税。值得关注的是,如若某位员工的工作年限超出了12年,那么在此之上仍需再加上12年来计算。此外,如计算出来的商数值低于本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金额,则无需征收个人所得税。
15浏览 2024-10-10
税务会计是财税合一模式还是财税分离模式?
[律师回复] 税务会计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财税分离”模式、“财税合一”模式及“财税协调”模式。<br/>1、“财税分离”模式。“财税分离”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以、英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其基本的做法是,会计主体建立会计信息和税收信息两套账务系统,依据各自的规则编制和提供相应的信息。其中,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投资人,而税收信息主要服务于政府的税收征缴和监管。<br/>2、“财税合一”模式。“财税合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其基本的做法是,不允许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的存在,财务会计被认为是面向税务的会计,税务当局是法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税法对会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要求一致,企业对会计事项的处理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3)“财税协调”模式。“财税协调”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亚洲的日本。其基本的做法是,允许会计规范和税收规范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必须在纳税时根据税收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整。也就是说,“财税协调”模式下,税务会计是以财务会计系统为基础.并按照税收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整的结果。我国税务会计模式与国际税务会计模式仍然存在许多差异,如何处理这些差异,是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到底是全盘接受他国税务会计模式,还是保留中国特色,本文的立场是后者。我国所处的特殊会计环境和西方国家存在哪些差异,什么问题应该注意,对今后税务会计模式应当采取什么立场和发展战略等,都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04浏览
职工辞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
10w+浏览2024-02-23
律图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离职补偿金的个税计算公式怎么算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徐州177****8114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泰州178****721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0****2030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