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犯罪涉案金额为人民币1万元的情况下,一般的司法裁决往往不予立案处理。
但是我国在处理职务侵占案件时采用了具体且法律明确规定的诉讼受理标准,即涉案金额必须高达人民币3万元以上方可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然而,倘若犯罪嫌疑人所侵犯的经费虽然未必累积到3万元,但由于他的行为给企业或公司带来了重大损失,或者他明显存在其他严重的犯罪情节,那么此类案件仍可能被提起公诉并予以立案处理。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六条
〔职务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二、职务侵占罪可以撤销吗
涉及职务侵占的刑事诉讼案件中,一律不得进行撤诉处理。因为职务侵占乃是由国家公诉部门进行起诉,个人无法具备撤诉的权限。只有对于自诉类型的案件,被害人才有权自行撤销投诉。若犯罪嫌疑人涉嫌职务侵占罪行,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判处罚金。然而,若涉案金额极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面临处罚金的法律责任。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特指非国有性质的公司、企业或是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机关工作者,包括董事会成员、监察委员会成员、总经理、主管以及员工等。他们可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工种的特性非法占有单位财产,从而成为职务侵占罪的罪犯。职务侵占罪的追诉期限长达十五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经过以下期限便可以停止追究:法定最高刑法为低于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后将不再予以追诉;法定最高刑法大于等于五年但小于十年有期徒刑的,需在满足十年之后才能停止追究;法定最高刑法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需在满足十五年之后才可以停止追究;法定最高刑法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则需要满足二十年时间之后方可停止追究。如果在此后仍然认定有必要继续追究犯罪分子的责任,须向最高人民检察院上报审核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三、职务侵占罪多少是数额巨大的标准
在我国刑法体系中,职务侵占罪中关于“数量巨大”认定的标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普遍为达到或超过一百万元人民币。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与其犯罪数额密切牵连。如果其侵占数额符合一定条件,那么当事人将面临较为严重的刑事追究。其中,若挪用资金的数额较小,则会受到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罚金惩罚;如果其数额较大,将会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样也需要缴纳罚金;而当其数额特别巨大时,当事人将面临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且仍需承担罚金。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实际司法实践过程中,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司法政策存在差异,因此对数额的认定标准可能会因地制宜进行适当调整。然而,从整体来看,一旦涉及到一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金额,往往会被视为“数量巨大”的情况。
在职务侵占案中,若涉案金额未达1万元,通常司法机构不立案。我国法律规定,职务侵占需金额达3万元才追究刑事责任。即便未达此数额,若嫌疑人行为导致企业重大损失或其他严重情节,案件仍可被公诉并立案。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