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销售有毒有害食品2000元以下罚款多少
在严厉打击之下,销售含有毒害物质的食品被严格认定为违法行为,无视销售额是否低于标准数值2000元,都将会招致对应的法律制裁。
通常情况下,针对销售含有毒害物质的食品的行为,尚未达到构成犯罪的地步时,具体依照国家现行的《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有权依法没收违法所得以及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同时亦可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
针对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应注意货值金额与处罚额度之间的匹配度。
若货值金额尚且未达10,000元,将面临高达100,000元至150,000元的罚款;
而若货值金额已突破该整数,则将按照货值金额的15倍到30倍进行处罚。
情节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许可证书被吊销,并使直接责任人及其所在单位的主管人员受到不超过15天的行政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十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经营上述食品;
(二)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三)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其制品;
(四)经营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五)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六)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
明知从事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违法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外,可以由公安机关依照第一款规定给予拘留。
销售含毒害物质食品无论销售额是否低于2000元都是违法,未构成犯罪时,依《食品安全法》,县级以上食药监管机构可没收违法所得、食品及生产工具等。要注意货值金额与处罚额度匹配,未达1万罚10万至15万,超1万按货值15至30倍罚,情节严重会吊销许可证,责任人及主管人员可被行政拘留不超15天。
生产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之犯罪乃指食品销售人员违背了国家施行的食品卫生管理法规,蓄意将毒性及有害性物质添加至其所销售的食品之中,或者明知产品内含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而仍然予以销售的严重违法行为。
该罪名的法律构成要素颇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本罪的法益受到了双重侵犯,它不仅直接危害到国家对食品卫生的严格管理制度,同时也危及众多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权益,构成了一种复合型犯罪。
其次,本罪在实际发生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亦十分明确,即实施人必须存在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行为,例如,在所销售的食品中掺杂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或者明知食品内含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却依然进行销售等行为。
再次,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的社会成员,既包括合法经营的食品销售商,也包含未经允许的食品经营者,只要他们达到了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便能够成为犯罪的主体。
最后,本罪的主观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故意,且往往以追求非法利益为目的。
过失行为并不符合本罪的感念范畴。
《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三、销售有毒有害食品500元有罪吗
众所周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属于违法行为,且不论其销售金额大小。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若行为人明知其所销售的食品中含有有毒或有害的非食品成分,或者明知所销售的食品未能达到食品安全标准,且这些情况足以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或者其他严重的食源性疾病发生时,则该行为人便会触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所以,即使行为人销售的有毒有害食品涉案金额仅为区区的500元,也同样存在构成犯罪的可能性。
销售含毒害物质食品无论销售额是否低于2000元都是违法,未构成犯罪时,依《食品安全法》,县级以上食药监管机构可没收违法所得、食品及生产工具等。要注意货值金额与处罚额度匹配,未达1万罚10万至15万,超1万按货值15至30倍罚,情节严重会吊销许可证,责任人及主管人员可被行政拘留不超15天。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