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退一赔十
在食品、药品领域,当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除外)、药品存在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等符合特定法定情形时,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不符合该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索赔损失外,可要求生产者或经营者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赔偿金,不足一千元的按一千元算。而对于食品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安全且不误导消费者的瑕疵情况则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在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等情形下,消费者有权主张相应赔偿,部分情况也可能涉及退一赔十。也就是说,只有在涉及的食品、药品存在不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等法定情形时,消费者才有退一赔十的权利。如果您在食品、药品消费中遇到相关问题,不确定是否符合退一赔十情形,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什么情况下辞退赔偿
辞退赔偿分违法辞退、无过失性辞退、经济性裁员等不同情况,违法辞退需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标准二倍),无过失性辞退和经济性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
首先,违法辞退时,若劳动者无法定过错,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属违法,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二倍,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满一年付一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付半月工资。
其次,无过失性辞退,像劳动者患病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及新安排工作等情况,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或额外付一个月工资后可解约并付经济补偿。
最后,经济性裁员,在法定情形下裁减人员达一定数量或比例,也要支付经济补偿。
在实际生活中,若遇到辞退赔偿相关问题,自身难以判断是否应获赔偿及赔偿数额是否合理,可向专业律师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什么情况下才算非法裁员
用人单位存在裁员程序不合法、不符合法定裁员情形、裁员对象不符合法律规定等非法裁员情形时,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进行裁员需遵循法定程序。若未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且裁减人员方案未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此裁员程序不合法。同时,只有在企业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等法定情形下,才可以进行裁员,否则即为不符合法定裁员情形。另外,在裁减人员时,对于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等特定职工是不得裁减的,若违反则是裁员对象不符合法律规定。当用人单位出现上述非法裁员情形时,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等。如果您遇到类似非法裁员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探讨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退一赔十时,我们知道这主要基于《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其实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一些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比如,若商家存在故意隐瞒食品真实信息,误导消费者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情况,消费者同样有主张退一赔十的权利。另外,对于食品中出现有害物质超标的情况,在要求退一赔十过程中,如何收集有力证据也是关键。要是你对在具体场景中能否主张退一赔十,或者在索赔过程遇到难题,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精准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