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合同履行没有符合约定,那么可以依据具体状况来判定是否能够解除合同。
通常来讲,如果违约方的违约行为使得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守约方就有权利解除合同。
比如说,购买专门定制的商品,卖方交付的不是定制物品,这样就导致合同目的没法达成,守约方就可以解除合同。
不过要是违约方的违约行为还没有严重到让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地步,守约方一般只能让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像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等,而不能直接把合同解除。
到底能不能解除合同,需要把合同条款、违约的程度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判断。
二、合同履行不符约定时违约方有解除权吗
一般情况下,违约方不享有法定解除权。合同解除权通常赋予守约方,当违约方履行不符约定,构成根本违约,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守约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不过,在特殊情形下,违约方也可能获得解除权。《民法典》规定,合同僵局时,违约方可以起诉请求解除合同,但要符合严格条件,即违约方不存在恶意违约,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对其显失公平,且守约方拒绝解除合同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法院会综合考量这些因素,决定是否支持违约方解除合同的请求。但即便解除,违约方仍需承担违约责任。
三、合同履行不符约定时怎样获赔
当合同履行不符约定,受损方可以主张违约责任要求获赔。首先,查看合同中是否有关于违约责任的明确约定,比如违约金数额或计算方式等条款。若有,按约定执行,违约方需依约支付违约金等进行赔偿。
若无明确约定,受损方可以要求违约方赔偿因违约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受损方有义务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若未履行该义务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请求赔偿。在主张赔偿时,受损方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证据,如合同文本、沟通记录、损失证明等,以便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当探讨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可否解除合同这一问题时,我们要知道这背后还有一些相关要点。比如,即便满足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权的行使也是有期限限制的,若未在规定期限内行使,解除权可能消灭。另外,合同解除后,双方的责任承担也是重要环节,如是否需要赔偿对方损失、返还已履行部分等。倘若你在面对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的情况时,对能否解除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以及解除后的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疑问,别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