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要是只签了入职协议,而没签正式合同,那也是可以自己离职的。
入职协议,虽然不是劳动合同那种正式的文件,但它也有一定的法律效应。
按照法律的规定,劳动者要是想解除劳动合同,提前三十天用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
要是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就行。
自己擅自离职,就是劳动者没按照规定提前通知就走了,这可能会给用人单位带来一些损失,那用人单位就有权利让劳动者进行赔偿。
不过,如果用人单位存在那种没及时、足额给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没按照法律规定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之类的违法情况,那劳动者就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根本不需要提前去通知。
总而言之,到底该怎么操作,得根据实际的情况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来仔细判断,可不能随便就离职,不然可能会给自己惹来不少麻烦。
二、只签入职协议未签合同自行离职有法律风险
只签入职协议未签合同自行离职存在一定法律风险。
从劳动者角度,入职协议若具备劳动合同主要条款,可视为劳动合同。自行离职可能违反协议约定的服务期、保密、竞业限制等条款,需承担违约责任,比如支付违约金。若未提前按规定通知用人单位,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
从用人单位角度,未签正式劳动合同本身可能面临支付双倍工资差额的风险(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员工自行离职,若处理不当,如未及时办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可能被员工以未依法解除为由主张经济补偿等权益。
建议双方尽量协商一致解除关系,按规定履行通知义务和交接手续,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三、只签入职协议未签合同自行离职有法律风险吗
从法律角度分析,只签入职协议未签正式劳动合同,劳动者自行离职存在一定法律风险,但情况较复杂。
首先,依据《劳动合同法》,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入职已超一个月单位仍未签正式合同,单位本就存在违法情形。
对于劳动者自行离职,若在试用期内,一般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关系;若已过试用期,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若未按此程序,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可能需承担赔偿责任。不过鉴于单位未签正式合同在先,劳动者可主张从用工第二个月起的双倍工资。总体而言,自行离职要综合考虑单位过错及自身离职程序是否合规,以评估法律风险。
当探讨只签了入职协议没签合同是否可以自行离职这一问题时,我们会发现其中还有不少相关要点。即便处于这种情况,自行离职虽可行,但后续可能面临一些状况。例如工资结算方面,单位是否会足额及时发放是个关键问题,若有克扣该如何处理。另外,社保缴纳的衔接也需关注,自行离职可能影响社保的正常缴纳。倘若你对只签了入职协议没签合同自行离职后的工资结算、社保问题等存在疑惑,不用纠结,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精准解答与有效建议。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