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仲裁加班费可以要求补偿多久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明确规定,在劳动仲裁中主张加班费的时效为一年。
倘若劳动关系仍在存续期间,存在加班但未支付加班费的情况,那么劳动者随时都可以主张。
比如平时加班,需按照不低于工资的150%来支付;
休息日加班且无法安排补休的,要按不低于工资的200%支付;
法定休假日加班的,则按不低于工资的300%支付。
总之,劳动者一定要留意时效规定,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劳动仲裁加班费追诉几年
关于追索劳动报酬的仲裁时效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①一般情形下,追索劳动报酬的仲裁时效期间设定为一年。
这一年的起算时间,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身权利被侵害之日开始计算。
例如,公司无故拖欠工资,员工在知晓被拖欠的那一刻起,仲裁时效就开始计算了。
②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因为拖欠劳动报酬产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时,不受上述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也就是说,只要劳动关系还在持续,员工随时可以就拖欠报酬问题申请仲裁。
不过,一旦劳动关系终止,那么就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所以,要是仅仅是追索加班费这种劳动报酬的情况,通常仲裁时效为一年。
若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就不存在一年时效的限制;
而当劳动关系终止后,则需要在一年内进行追诉。
三、劳动仲裁加一审二审一共多少时间结案
劳动仲裁及一审二审的结案时间通常较为复杂,具体如下:
劳动仲裁阶段,一般案件在受理之日起45日内结案,如需延期,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长15日。
但若是案情复杂的,可能会超过上述期限。
一审阶段,普通程序的案件通常应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结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
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简易程序的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结案。
二审阶段,一般应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结案。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总体而言,从劳动仲裁开始到二审结束,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数月甚至一年多的时间,具体取决于案件的复杂程度和各种程序的进行情况。
当探讨劳动仲裁加班费可以要求补偿多久这一问题时,其实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比如,在确定可补偿时长后,具体的补偿计算标准是怎样的,不同工时制度下加班费的计算方式存在差异,这关乎劳动者最终能获得的补偿数额。另外,劳动者需要提供哪些有效证据来支撑自己索要加班费补偿的诉求也至关重要。若你在劳动仲裁加班费补偿时长、补偿计算或证据准备等方面存在疑问,不要烦恼,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