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况下能上诉
一般来说,当当事人对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可以提起上诉。例如,民事案件中,当事人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期限为15天,对裁定不服的上诉期限为10天。刑事案件中,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期限为10天,对裁定不服的上诉期限为5天。但需注意,并非所有的判决和裁定都能上诉,如一些特别程序案件的判决、调解书等就不能上诉。同时,上诉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如上诉主体适格、上诉请求明确等。总之,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才能依法提起上诉。
二、什么情况下不用开庭
以下几种情况可能不用开庭:一是经双方当事人同意,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书面审理,这种情况下就无需开庭;二是涉及一些法律规定的特别程序案件,如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等,通常不需要开庭审理;三是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且法律适用明确,可能会直接作出判决而不开庭;四是一些调解成功的案件,在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法院可以根据协议制作调解书,而不必开庭。总之,不用开庭的情况主要是基于法律规定、当事人意愿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
三、什么情况下劳动协议无效
劳动协议在以下情况下无效:一是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协议的;二是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例如,约定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概不负责,此约定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无效的劳动协议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当我们探讨什么情况下能上诉时,实际上还有不少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比如上诉的期限问题,不同类型的案件有着不同的上诉期限规定,错过这个时间,上诉权利可能就会丧失。另外,上诉的范围也很关键,并非对判决的所有内容都能随意上诉,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倘若你在实际情况中遇到了关于能否上诉的疑惑,或是对上诉期限、上诉范围等具体问题不清楚,不用担心。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你提供准确且详尽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