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提出诉讼时效抗辩
诉讼时效抗辩应在一审提。要是债权人来主张债权,你觉得债权过了诉讼时效,在提交答辩状或庭审时跟法院讲就行。
提的时候,得向法院说清为啥觉得债权过了法定时效,像从权利被侵害到现在过了好久。同时,还得拿出证据支持,比如债权人最后主张自己的权利的时间等。
记住,一审没提,二审通常不支持,除非有新证据能证明确实过时效。
二、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有哪些法律风险
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存在以下法律风险:
抗辩不成立风险:若法院经审查,认为不存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情形,如存在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等事由,或被告无证据证明时效已过,抗辩将被驳回,被告仍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丧失抵销权风险: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双方互负债务可抵销。但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后,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可能不能用于抵销对方债务。
损害商业信誉风险:在商业合作场景中,提出该抗辩可能会损害当事人商业信誉和合作关系,影响未来业务往来。
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前,应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和证据,权衡利弊,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三、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有哪些法律要点
提出诉讼时效抗辩需注意以下要点:
1.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债权请求权,像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等不适用。
2.提出时间:应在一审期间提出。若当事人在二审期间提出,除非有新证据证明对方请求权已过时效,否则法院不予支持。
3.主动适用限制:法院不能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需由当事人提出抗辩。
4.时效期间:一般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超二十年。
5.证据收集:要收集能证明时效已过的证据,如合同约定履行期限、催款记录等。
6.放弃抗辩限制:一旦当事人自愿履行,之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的,法院不予支持。
当探讨如何提出时效抗辩时,其实背后还有不少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时效抗辩提出后,若成功成立,债务可能会变为自然债务,债权人虽仍有债权,但丧失了胜诉权。然而,一旦债务人在提出抗辩后又自愿履行债务,之后就不能再以时效已过为由要求返还。另外,时效抗辩在不同类型的案件中,适用规则也有差异,比如在借款合同纠纷和买卖合同纠纷里,具体认定和操作就有所不同。如果你在提出时效抗辩的过程中,对抗辩成立后的后续影响、不同案件适用规则等问题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精准。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