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带责任保证中,保证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在此期间不存在保证期间中断情况。债权人必须在保证期间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否则保证人不再担责。若债权人在该期间要求保证人担责,从请求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2.对于债权人,要密切关注保证期间,在保证期间内及时以书面等有效形式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留好相关证据。
3.对于保证人,应明确自身责任和保证期间,若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主张自己的权利,可拒绝承担保证责任。同时,在诉讼时效期间,若出现符合中断的情形,债权人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持续主张自己的权利使诉讼时效不断更新。
二、连带责任保证人的诉讼时效中断是怎样的
1.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担责,从要求之日起算保证合同诉讼时效。主债务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相互独立,一般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不必然使连带责任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债权人可直接要求保证人担责。
2.不过,当债权人向连带责任保证人主张自己的权利时,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并重新计算。如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发书面催款通知,自通知到达保证人时,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重算。
3.建议债权人及时关注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在保证期间内积极向保证人主张自己的权利,可通过书面催款通知等有效方式,以保障自身债权能在诉讼时效内得到维护。同时,在主张自己的权利过程中注意留存相关证据,以备后续可能的法律纠纷。
三、连带责任保证如何约定保证期限
1.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限可由债权人和保证人自行约定,且要明确起始和终止日期,保证期间从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算。若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视为无约定。
2.为避免纠纷,债权人和保证人约定保证期限时应清晰明确起止日期。
3.债权人要牢记保证期间,在保证期间内及时依法向保证人主张自己的权利,以保障自身权益。
4.签订保证合同前,双方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各自权利义务。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中断认定,有其独特的规则。当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等法定情形出现时,保证期间会产生相应变化。比如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书面通知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从通知到达保证人时起,保证期间不再计算。而一旦中断原因消除,保证期间还会继续计算。但具体到不同情形,认定标准可能会有差异。若你对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中断认定的细节、在特定情形下的具体判断等还有疑问,别错过寻求专业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精准剖析,解除困惑。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