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于高空坠物适用什么责任原则

最新修订 | 2024-09-06
浏览10w+
刘斌律师
刘斌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3人
专家导读 因为高空坠物案件的时有发生,我国的相关法律当中高度重视了关于高空坠物适用什么责任原则的这个问题。在侵权法当中,明确了高空坠物属于无过错责任原则。而所谓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是需要被告方提供自己不在场的证据。或者大家共同努力帮助受害者找出实际侵权人的话,当然也能够规避法律责任。
我国关于高空坠物适用什么责任原则

一、我国关于高空坠物适用什么责任原则?

在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中,“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并不是对当事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的推定,而是对于高空坠物的侵权行为本身和损害事实之间因果关系的推定,不能把因果关系与当事人的主观方面混同起来。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应当是无过错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加害人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害没有过错也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高空坠物案件中采用无过错原则有利于保护受害者的权益,促进案件的顺利开展。虽然会牵涉到无辜的业主参与到诉讼中去,但是通过其他业主的行为能够更好更快地推动案件的进展,有助于及时发现加害人。

其他业主也并不是直接对受害人进行赔偿,而是在不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时候才承担补偿责任。他们可以通过积极地寻找线索发现加害人,或者用证据证明自己当时不在现场或坠落物与自身无关而免予承担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是以“乃是在于对不幸损害之合理分配”为基本思想的,这正是《侵权责任法》第87条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同时也为第87条规定提供了责任分配的依据。

因此,由上可以看出,如果高空坠物伤人,应该是适用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

二、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责任承担是怎样的

1、责任主体

《侵权责任法》规定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相较于建筑物的全体使用人,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担责排除了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主体,对担责者进行了限定,体现了公平原则。而且,通过第87条的规定,令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既不会造成有损害结果而受害人得不到救济的情况,也不会导致因义务人过多导致个人补偿数额过小而起不到警醒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建筑物使用人尽善良注意义务,预防该类事件的发生,而且也不会将补偿义务人的范围无限扩大化,所以这一立法规定还是比较合理的。

《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2、责任类型

在确定了承担补偿责任的责任主体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承担何种责任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他们之间应承担按份责任。原因如下:

(1)连带责任过分加大了使用人的责任,达不到息诉的目的且不利于社会安定。

(2)有违公平原则。公平是相对的,虽然要多数“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为某个人的行为承担责任有失公平,但为了平衡各方利益,就要通过制度设计来确保损害的最小化。因此,若要“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连带责任,则会让真正的加害人逍遥法外,使得正义无法实现。

(3)连带责任将导致内部之间求偿权的无法实现。在一人承担连带责任全部赔偿后,其他人可能会互相推诿,导致新案件的产生,客观上增加了法院的负担。

综上所述,“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承担按份责任较妥。按份责任可以减轻压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补偿。同时,通过“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动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以缩小加害人范围,经济上的驱动更能刺激他们作证的义务。另外,按份责任的承担也可以起到预防类似案件发生的作用。

3、免责事由

《侵权责任法》规定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除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确定是否免除当事人的责任。

(1)“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确定了具体的侵权责任人。相较于被害人来说,可能加害人与实际加害人同住一栋建筑物内,对于建筑物的情况较为了解,具有地理优势和人脉优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找出实际加害人来免除自己的责任。

(2)“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举证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能加害人可以提出证据证明自己于侵权行为发生时根本不可能在建筑物内或伤人物品不可能归属自己从而在时间上或客观方面免责。

(3)不可抗力。《侵权责任法》第29条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因此,在发生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由于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物品坠落,即便查明了坠落物的所有人也不用担责,那么在无法查明具体侵权人时更应当免除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责任。

因为高空坠物案件的时有发生,我国的相关法律当中高度重视了关于高空坠物适用什么责任原则的这个问题。在侵权法当中,明确了高空坠物属于无过错责任原则。而所谓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是需要被告方提供自己不在场的证据。或者大家共同努力帮助受害者找出实际侵权人的话,当然也能够规避法律责任。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6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99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我国关于高空坠物适用什么责任原则
一键咨询
  • 175****74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2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0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5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7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5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2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1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0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7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3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4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3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8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7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你推荐
沭阳156****299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77****691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5****977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高空坠物责任原则适用什么原则?
高空坠物责任原则适用无过错原则。在高空坠物事件中使用无过错原则,有助于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确保该案件可以得到有效的处理。该原则会将无辜的业主牵涉进来,因此非实际加害人需要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高空坠物适用的原则
高空坠物侵权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原则。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3浏览 2024-09-29
高空坠物适用责任原则
10w+浏览2024-11-29
高空坠物适用原则是什么
高空坠物侵权纠纷案件的适用原则是无过错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若坠落物的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应该承担侵权责任,确定不下来侵权人的,该栋建筑物的所有使用人都得承担连带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关于高空坠物的归责原则适用于什么原则
我国关于高空坠物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确认责任的准则。
16浏览 2024-06-17
高空坠物适用的原则
10w+浏览2024-04-10
高空坠物适用什么过错原则?
高空坠物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对于高空坠物的过错推定原则主要看是否是高空坠物的直接施行人,无过错法律规定是加害人即使无过错也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无法协商的可以起诉到法院来进行判定。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高空坠物适用哪些原则划分责任
高空坠物侵权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原则。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33浏览 2024-10-26
高空坠物适用责任原则有什么
10w+浏览2024-04-25
高空坠物适用什么责任原则?
高空坠物适用的责任原则是无过错原则。如果是发生了高空坠物的案件,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除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此时是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因此,我国的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可以通过相关的免责事由来确定是否免除坠物的当事人的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高空坠物适用哪个原则划分责任
高空坠物侵权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原则。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8浏览 2024-09-07
高空坠物适用责任原则有什么
10w+浏览2024-04-27
高空坠物适用责任原则是什么?
高空坠物适用责任原则应当是无过错原则。在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中,“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并不是对当事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的推定,而是对于高空坠物的侵权行为本身和损害事实之间因果关系的推定,不能把因果关系与当事人的主观方面混同起来。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高空坠物过错推定原则
高空坠物过错推定原则是指由行为人举证证明自己对受害事实没有过错,否则应承担民法上的不利后果。 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36浏览 2024-09-01
你好,我想请问下您关于高空坠物过错责任原则是什么,我们是小区物业最近有人投诉高空坠物所以我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资料,谢谢
[律师回复] <br/>一、高空坠物伤人向谁索要赔偿<br/>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br/>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也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br/>二、高空坠物伤人如何赔偿<br/>第<br/>一,因造成了人身伤害引起的损害赔偿,参照《侵权责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br/>第<br/>二,,确认人身损害事实后,确认造成人身损害的相应的责任,根据责任大小来承担相应的责任。<br/>第<br/>三,人身伤害赔偿需要对伤残等级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的结果确认具体的赔偿数额。伤残等级鉴定是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鉴定。<br/>第<br/>四,对于人身损害的伤残等级确认后,主要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精神损害赔偿等。<br/>第<br/>五,据当地的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以及受害人的年龄、户籍来确认各项赔偿责任。<br/>第<br/>六,人身损害赔偿,可以聘请律师,律师费用也由将来的加害方承担。<br/>三、如何应对高空坠物<br/>近年来,高空坠物伤人的事件经常见诸媒体,掉落的不仅有高层建筑的外墙刮大风时吹落的花盆,还有一些不讲社会公德的人扔下来的烟头、烟灰缸、生活垃圾等,甚至还发生了多起有人跳楼自杀正好砸中楼下行人而致死的事例,令人扼腕叹息。那么,如何避免高空坠物伤人事件的发生呢?<br/>1、定期检查自家窗户、空调支架等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应及时加固。<br/>2、及时清理自家阳台、门窗等室外悬挂物,避免因天气等外因发生高空坠物。<br/>3、物业公司应在小区内设立一些诸如“小心高空抛物”的警示牌。加强小区保安巡视,为小区安装摄像头,对高层住宅进行监控,一旦发生意外,有助于为发生纠纷举证提供依据。<br/>4、大风下雨的天气出门时,一定要注意察看公共区域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如路边高层建筑物的窗户、吊顶、空调外机、招牌等。<br/>5、进行高空维修、清洗外墙面等高空作业时,做好防护措施,防止物品不慎坠落,作业期间相关部门应尽到树立指示牌提醒路人的责任。<br/>6、行人在马路上,要警惕高架广告牌。由于大风或自然松动等原因,会导致广告牌倒塌坠落。<br/>7、在居民区,要注意居民楼坠物,阳台上的花盆、拖把等物会由于主人操作不当等原因而掉下来。
71浏览
高空坠物适用哪个原则划分责任
10w+浏览2024-04-17
律图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高空坠物 > 我国关于高空坠物适用什么责任原则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淮安135****2619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77****773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35****9589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