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保密协议泄密损失如何定义

最新修订 | 2024-09-29
浏览10w+
孟理昕律师
孟理昕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17人
专家导读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签订保密协议泄密损失如何定义,公司保密协议违约金赔偿标准是什么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签订保密协议泄密损失如何定义

一、签订保密协议泄密损失如何定义

签订保密协议后,员工违反保密协议造成的损失,包括实际造成的损失和将要取得损失两部分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损害赔偿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者赔偿责任】劳动者违反本法规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公司保密协议违约金赔偿标准是什么

劳动者违反保密协议,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劳动者应承担赔偿责任。

1、劳动独立的赔偿责任。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赔偿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录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同费用。

”这些合理费用包括调查费、律师费等。

2、连带赔偿责任。

即在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共同对原用人单位侵权时,由劳动者和侵权单位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时,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3、由于我国法律规定违约金的数额不应大于实际损失和数额,所以违约金数额的确定,也应以法律规定的赔偿范围为限度,不应约定过高的违约金,否则即使约定了也无法实际履行。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违反保密协议是属于合同违约的行为,造成公司损失的,损失包括实际造成的损失和可得利益两部分,所以可以从主两方面计算损失。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2k字,预估阅读时间11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32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签订保密协议泄密损失如何定义
一键咨询
  • 171****27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3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5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6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7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7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1****11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1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1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7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4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4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7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3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3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劳动合同·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徐州181****375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8****724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2****123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签订保密协议泄密损失如何定义
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后,劳动者遵守竞业限制约定的,有约定按约定支付。没有约定的,用人单位要按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
42浏览 2024-09-26
弟弟的公司和合作伙伴签订了一笔业务,弟弟把自己公司现在材料短缺告诉了对方,对方泄露给了弟弟的竞争公司,对方大肆抢购弟弟需要的材料,造成弟弟巨大的损失。保密是附随义务么?如果泄漏了个人信息造成财产损失怎么办?
[律师回复] <br/>一、保密是附随义务的确认是怎么样的?<br/>根据债的一般理论,合同的内容必须是明确、具体的,当事人享有权利的内容和履行义务的要求,都必须有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且在合同关系发生之时业已确定。若无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则该事项对当事人不发生任何约束力。而附随义务则不尽相同,它并非自始确定,而是随着债的关系发展,基于诚实信用这一民法基本原则的要求,本着对善意信赖人的保护需要而渐趋产生的。保密附随义务作为附随义务的一种,同样具备附随义务的基本特征。在实践中究竟该如何确认保密附随义务的存在呢?根据保密附随义务的基本理论及立法的基本精神,笔者认为,确认该义务的存在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br/>(一)必须要有商业秘密的存在。保密附随义务的保护对象是商业秘密,因而有商业秘密的存在是该义务得以产生的前提。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所谓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由权利’人采取了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秘密和商业信息。<br/>(二)该商业秘密必须为义务人所合法知悉。该秘密必须由缔约人一方主动向另一方提供或披露。从理论上讲,义务人之所以应承担保密义务,是因其在缔约过程或合同履行过程中知悉了对方的商业秘密,并基于诚实信用的原则,应对对方的善意信赖,承担相应的保护责任。保密附随义务的产生应当以信赖利益的存在为前提。若缔约人或合同当事人并未向对方提供或披露其合法拥有的商业秘密,不能产生要求对方保守该商业秘密的信赖利益。由此推之,即使缔约人或合同义务人获得了商业秘密,但其并非来源于合法、正当的途径,而是以盗窃、利诱、欺骗或其他不正当的获取,则不能产生合同法上保密附随义务。从法律性质上说,该种行为本身已经构成商业秘密侵权,应按一般商业秘密侵权承担法律责任。<br/>在实践中,因商业秘密系无形财产,且知悉行为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往往比较难以认定。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适用商业秘密侵权的一般认定规则,即以“接触 实质相似”方法进行认定。也就是说,只要双方当事人进行了缔约磋商或有明确的合同关系,其中一方泄露或不正当使用了与对方“实质相似”的商业秘密,而其又未能证明该商业秘密有合法来源的,即应认定其已知悉对方的商业秘密。<br/>(三)该商业秘密必须为知悉人所能认知或所应认知。这个要件,法律并无明确规定,但笔者认为,为实现对双方当事人的平等保护,应当予以明确。因为附随义务,究其性质,乃是对合同义务的扩张,是法律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为强化对善意相对人利益保护而添加的额外义务,这个义务必须不能过分苛责于当事人,能为当事人认知或为当事人所应认知,否则,法律对当事人的利益保护也就失之偏颇。<br/>二、确定该商业秘密是否为义务人所能认知或所应认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确定:<br/>1.根据合同义务确定。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或履行合同时,已有明确保密约定的,则不论义务人的认知能力如何,均应认定为其所能认知或所应认知。如客户在合同中明确承诺不得向他人公开商业秘密,就应推定其有不得私自利用该商业秘密进行盈利性生产的应知。<br/>2.根据法律规定确定。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当事人对实施某一特定事项负有保密义务的,若当事人实施了这一行为即视为保密承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如专利法、律师法分别规定了专利申请代理人、律师有义务为其被代理人保密,虽然双方在代理委托业务中并未就保密问题做出特别的约定,但仍可认定该代理人对该项商业秘密所能认知或所应认知。同样,合同法对承揽合同、技术合同的保密事项有明文要求的,也视为当事人对保密义务应知。<br/>3.根据交易习惯确定。《合同法》第60条、第92条均明确要求,当事人应根据交易习惯履行保密义务。根据交易习惯,当事人对某一事项负有保密义务的,应认定为其对该特定事项应知。比如:生产厂家向长期保持经销往来关系的销售商发出的说明性材料,对含有商业秘密材料加盖了保密章的,或注记保密的,销售商就应保证不将这些保密信息向他人泄露;租赁业务中,出租方对含有商业秘密的设备,约定设备的维修必须由出租方进行,承租方就应承担承担不得自拆或允许他人拆开设备从事反向工程;运输业务中设备承运方对托运方交运的设备有特定保密标记的,就应承担不得在运输中私自拆开设备或允许他人拆开设备的义务。
422浏览
签订保密协议泄密损失如何定义
10w+浏览2024-02-19
签订保密协议泄密损失如何定义?
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后,劳动者遵守竞业限制约定的,有约定按约定支付。没有约定的,用人单位要按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
18浏览 2024-09-07
签订保密协议有什么意义
10w+浏览2023-09-01
签订保密协议泄密损失怎么定义
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后,劳动者遵守竞业限制约定的,有约定按约定支付。没有约定的,用人单位要按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
19浏览 2024-10-01
保密协议签订的意义是什么
10w+浏览2023-09-14
没有签订保密协议是否有保密义务
10w+浏览2024-02-25
员工与公司签订保密协议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10w+浏览2023-09-11
律图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签订保密协议泄密损失如何定义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苏州156****6595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盐城135****906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1****3934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