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伤赔偿中员工薪酬的计算标准,一般的算法是以员工受伤前所享有的12个月的平均月薪资为基准进行估算。这其中涵盖了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各类津贴以及补贴等所有形式的货币性收入。
然而,若员工受伤前的任职期限不足12个月,那么就需根据其实际工作月份总数来计算平均月薪资。若该员工的工伤是发生在与用人单位所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定的工作时间范围之内,且由于执行工作任务而遭受意外伤害,从而导致需要暂停工作接受治疗并享受停工留薪期的待遇,那么在此期间,其原本的工资福利待遇将保持不变,由用人单位每月按时发放。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二、工伤赔偿标准计算表工伤赔偿
如在职业中不幸遭遇了因公残疾的情况,您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受伤程度申请鉴定,鉴定结果可能会判定您处于一级至四级受伤害状态。
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建议您先将劳动关系保存下来,暂时退出工作职位,以便享受以下精心设计的优待政策: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级别发放一次性的巨额补助金,标准如下:
对于一级伤残,我们将会支付您相当于您27个月的个人薪资;
二级伤残将获得您25个月的个人薪资的补助;
而对于三级伤残者,其可以领取到23个月的个人薪资补助;
最后,四级伤残者将能收获到21个月的个人薪资补助。
(二)同时,我们还会为您按月支付相应的伤残津贴,这笔津贴的计算方式是根据您的个人薪资水平来确定:
一级伤残对应的比例为90%,二级伤残为85%,三级伤残为80%,四级伤残为75%。
为了确保各位伤残人士在享受这些待遇时能够生活得更加舒心,我们特意设定了伤残津贴的实际数值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会由工伤保险基金负责进行缺额部分的补充。
(三)当您的年龄到达退休标准并且完成退休手续之后,我们将停止向您发放伤残津贴,但请您放心,此时您仍然有资格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到基本养老保险福利。
若您所获得的养老保险待遇不足以满足伤残津贴的数额,我们还将由工伤保险基金为您履行差额的补充责任。
另外,您还需要知道,当您因工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时,应该由用人单位和您共同以您的伤残津贴作为基础,来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三、工伤赔偿标准中的本人工资是指什么
在涉及到工伤赔付事宜时,“本人工资”这个概念常常会被提及,它所代表的便是受伤雇员在受到工伤打击之前的12个月内所得到的平均月度缴纳工资,无疑成为了评判就业保险理赔金额高低的关键依据。这个概念涵盖了雇员的基本薪资、津贴福利、奖金收入以及加班费用等多种形式的劳动报酬。然而,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若雇员的个人工资超过了统筹地区全体员工平均工资的300%,那么就将以统筹地区全体员工平均工资的300%作为计算的参考数值;反过来说,若雇员的个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全体员工平均工资的60%,同样也会以统筹地区全体员工平均工资的60%作为计算的参考数值。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确保工伤赔付的合理性与公正性。
工伤赔偿中,员工薪酬的计算通常以受伤前12个月平均月薪资为基准,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若工龄不足12个月,则按实际工作月数计算。若工伤发生在合同规定工作时间内,因公受伤,员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原有工资福利不变,由单位发放。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