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认定后公司怎么赔付
1.支付医疗费:
在工伤赔付中,医疗费是重要一项。
公司需按照员工实际产生的医疗费用进行赔付。
这里涵盖了多种费用,所有这些费用,都应依据实际发生金额予以赔付。
2.停工留薪期工资:
员工因工伤而需要停工留薪时,公司应按照员工原有的工资待遇支付工资。
通常情况下,停工留薪期不会超过12个月。
不过,要是员工伤情比较严重或者存在特殊情况,经过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可以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但延长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12个月。
3.伤残津贴:
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员工,保留劳动关系并退出工作岗位,公司需按月支付伤残津贴。
而对于五至十级伤残的员工,当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时,公司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4.其他费用:
像护理费、康复费等其他相关费用,公司要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赔付。
二、工伤认定后还有补偿吗
工伤认定后,通常是有补偿的。
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补偿内容:
1.工伤医疗费用:这部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于职工工伤治疗等相关花费。
2.停工留薪期工资:员工因工伤暂停工作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
3.伤残津贴: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以保障伤残职工的基本生活。
4.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伤残等级确定具体金额,一次性支付给员工。
5.生活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内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护理由所在单位负责;
评定伤残等级后仍需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另外,若工伤由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造成,工伤职工可向第三人主张民事赔偿。
三、工伤认定后鉴定期限是多久
关于工伤认定后的劳动能力鉴定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1.鉴定期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通常会在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
这里的60日是一个普遍的时间标准,在一般的工伤案件中,鉴定工作会按照这个时间安排有序推进。
若遇到情况复杂的案件,比如工伤涉及多种罕见病症、伤情难以准确判断等,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批准后,可以延长30日。
所以,一般来说最长90日能够出具鉴定结果。
2.再次鉴定:
若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初次鉴定结论存有异议,可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即为最终结论,各方需按照此结论执行相关事宜。
当探讨工伤认定后公司怎么赔付这一问题时,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需要关注。比如,赔付的具体项目除了常见的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还可能涉及伤残津贴等,不同伤残等级对应的津贴标准有很大差异。另外,若公司没有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全部赔付责任都将由公司承担,这其中的赔偿范围和计算方式更为复杂。要是你对工伤认定后公司赔付的具体流程、赔偿金额计算等方面存在疑问,无需担忧,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