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金中的工资标准,通常是按照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计算的。
具体情况如下:
1.工资收入稳定且无变动时:
直接计算这12个月工资的平均值即可。
2.工资不稳定的情况,如存在计件工资、提成工资等:
需要把这些工资性收入全部汇总起来,然后再除以12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该工资标准不涵盖加班工资、奖金、津贴等额外收入。
若工伤致使本人工资下降,那就以实际减少的工资作为标准来计算工伤赔偿金。
另外,如果用人单位未如实申报工资,使得工伤赔偿金计算出现错误,劳动者有权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要求按照实际工资标准重新计算,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工伤赔偿金都由谁来赔付
工伤赔偿金的赔付情况具体如下:
1.用人单位赔付:一般情况下,工伤赔偿金由用人单位负责赔付。
尤其是当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时,需支付全部工伤赔偿金。
2.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基金也会承担一部分费用。
职工因工作受伤或患职业病,认定为工伤后,可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和停工留薪期工资等。
劳动能力鉴定后,再依据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3.权益维护途径: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伤赔偿金,工伤职工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总之,工伤赔偿金的赔付主体主要是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基金也会承担部分费用。
三、工伤赔偿金是如何计算的标准
工伤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具体介绍如下: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该补助金依据伤残等级来确定。
其中,一级伤残对应的是27个月的本人工资。
2.伤残津贴:对于一至四级伤残的职工,需保留劳动关系并退出工作岗位,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
具体标准为:一级伤残是本人工资的90%;
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
三级伤残是本人工资的80%;
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两项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4.其他费用:像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等,都要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来计算。
总之,工伤赔偿金计算较复杂,要结合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算。
当我们探讨工伤赔偿金工资标准是怎么算的时候,还存在许多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比如,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该如何保障,是按照受伤前的全额工资发放,还是有特定的计算方式。另外,若工伤职工的工资存在浮动,像有绩效奖金等情况,在计算工伤赔偿金时又该如何精准核算。这些都是在处理工伤赔偿事宜中容易让人困惑的地方。倘若你对工伤赔偿金工资标准的计算、工伤期间工资福利等相关问题仍有疑问,无需烦恼,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