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单位不给员工劳动合同怎么办
用人单位不给员工劳动合同的行为是违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各执一份。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员工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交付属于自己的那份劳动合同。若协商不成,员工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员工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员工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支付记录等,以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用人单位未交付劳动合同的事实。
二、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赔偿双倍工资吗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使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比如,劳动者2月1日入职,单位一直未签合同,从3月1日起,劳动者就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最多支付11个月。
但如果是劳动者自己拒绝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是因为劳动者的原因导致未能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无需支付双倍工资。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用人单位仍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支付相应赔偿。
三、用人单位不接受辞职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劳动者享有辞职的权利。
如果是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若是正式员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通知可以是辞职信、电子邮件等能证明已通知到单位的形式。
用人单位不接受辞职是不影响辞职生效的。到了规定的期限,劳动者可以正常离职,并要求用人单位办理离职手续,如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等。若用人单位拒绝办理,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遇到用人单位不给员工劳动合同的情况时,这背后其实还关联着不少重要问题。比如,没有劳动合同,员工在遭遇拖欠工资、工伤事故等状况时,权益保障可能会受阻。因为劳动合同是确定劳动关系和双方权利义务的关键依据。而且一旦发生劳动纠纷,没有这份合同,员工在举证方面会面临较大困难。要是你正面临这种困扰,或是对后续如何主张自己获得劳动合同的权利、怎样保障自身权益等问题感到迷茫,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精准有效的解答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