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立案后多久能鉴定伤残
工伤立案后,一般需等伤情相对稳定时,就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通常在工伤认定决定书作出且职工病情稳定后,即可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在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比如,职工工伤后,经治疗伤情平稳,单位或其本人在工伤认定决定书下来后,及时提交鉴定申请,正常情况下两到三个月能拿到伤残鉴定结果。不过不同地区、不同伤情复杂程度等可能会对时间有一定影响。
二、工伤立案后申请伤残鉴定的流程合法吗
工伤立案后申请伤残鉴定的流程合法。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一般流程为:准备工伤认定决定书、有效的诊断证明、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等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交申请;委员会受理后,会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最终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三、工伤立案后申请伤残鉴定的流程是怎样的
工伤立案后申请伤残鉴定,流程如下:
首先,需在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接着,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
之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还会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最后,鉴定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延长30日。鉴定结论会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当探讨立案后多久能伤残这个问题时,其实背后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情况值得了解。一方面,伤残鉴定的结果会影响后续的赔偿事宜,不同的伤残等级对应着不同的赔偿标准,如何依据鉴定结果争取合理赔偿是很多人关心的。另一方面,若对伤残鉴定结果存在异议,也是有相应的救济途径的,比如可以申请重新鉴定等。你是否在等待伤残鉴定结果的过程中感到焦急,或者对赔偿标准、结果异议处理有疑问呢?如果对于立案后伤残鉴定相关的这些拓展问题还有困惑,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您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