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102条都有哪些具体内容?

最新修订 | 2024-06-30
浏览10w+
李兵律师
李兵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87人
专家导读 《民法典》(年实施)对于各种民事法律行为做了具体规定,相比于《民法通则》对于各项民事行为的规定更加具体,使得很多的民事行为有了具体的法律依据,通过解读《民法典》第102条我们可以知道非法人组织的内容和特征,明确了各种民事法律关系。
{ArticleTitle}

民法典》对于各种民事法律行为做了具体规定,相比于《民法通则》对于各项民事行为的规定更加具体,使得很多的民事行为有了具体的法律依据,通过解读《民法典》第102条我们可以知道非法人组织的内容和特征,明确了各种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法典》第102条内容

非法人组织是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

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二、《民法典》的解读有哪些方面

1、彩礼退不退,终于有说法

《民法典》第8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解读: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彩礼钱,虽然法律中对于“彩礼钱”这部分财产并没有直接的规定,但是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没有法律规定时,可以适用当地的习惯,但是有一个限制性条件,就是不可以违背国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这就是说,如果当地有“离婚退彩礼”的习惯,那么法律上也会给予支持。

2、胎儿也有继承权

《民法典》第16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解读:

根据这条《民法典》的规定,在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调整为8周岁

《民法典》第19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解读: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由原来的10周岁改为现在的8周岁,意味着从今年10月1日起,8周岁的孩子可以在能力范围内从事某些简单的民事活动,但不意味着可以做任何事,譬如要花光家底打赏主播这种情况就要酌情而定了,毕竟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4、虐待孩子的父母要被“替换”

《民法典》第36条:

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并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的。

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和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前款规定的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

解读:

近年来,虐待孩子的事件屡见不鲜,这次《民法典》规定,出现上述法条规定的情形,由法院指定新的“父母”。同时也可以给不合格的“父母”改正的机会,如果原来的父母被“解雇”后,确有悔改情形的,经其申请,法院可视情况恢复。但是“悔改权”仅限孩子的亲生父母,且是否能恢复,还要看孩子的父母是否确有悔改以及孩子是否接受。

5、个人信息泄露有了保障

《民法典》第111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解读:

个人信息的泄露,导致了电信诈骗时有发生。这次《民法典》明确规定了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用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

6、Q币等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民法典》第115条: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第127条: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解读:

传统观念里,Q币、游戏装备,都是虚拟的东西,虽然也不乏游戏粉们花RMB充值购买,但仍然不能与RMB等同。但是近年来,不少人出高价寻找游戏升级代练,购买Q币,让我们看到游戏装备这种虚拟的财产也能真的转换成RMB。这些能换钱的Q币、游戏装备到底受不受法律的保护?《民法典》告诉我们,这个当然可以有!换句话说,我们有了更大范围的财产保护法。

7、做好事救人有保障了

《民法典》第183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解读:

此前因为做好事反而被诬陷的事不少见,让人们不禁感叹“好人难做”。这次《民法典》给善良的做好事的人们一剂镇心丸,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多个情况进行了明确。

譬如:

1、因见义勇为受损害,由加害人负责,没有加害人的,谁得好处谁补偿;

2、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3、“可以”还可以理解为,不管见义勇为者受损害的责任是否已被侵权人承担,只要受益人自愿给见义勇为者补偿了,就不能反悔再要回去。

8、诉讼时效改为3年

《民法典》第188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解读:

民事诉讼时效由原来的2年,改为3年。特别是对于债权债务纠纷来说,是个利好的消息。让更多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保护。

综上所述,《民法典》第102条是对非法人组织的相关规定,而《民法典》作为民法典的总章对于各种民事法律关系进行了规定,通过对《民法典》的解读,对于以前一些比较模糊的法律关系有了具体的法律规定这有利于我国的司法实践,尤其是对于《民法通则》中一些没有规定的情况在总则中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有利于我国民法典的出台,更明确了各种民事法律关系。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7.7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拓展阅读

· 年普法人次15亿+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42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民法典第102条都有哪些具体内容?
一键咨询
  •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1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1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6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5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4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5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7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8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2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7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1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3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0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3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8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诉讼仲裁法规·推荐文章

律图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仲裁法规 > 民法典第102条都有哪些具体内容?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淮安188****2030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沭阳180****829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78****4907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