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的单位就不需要承担责任了吗?

最新修订 | 2024-09-25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不属于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的单位一般是不会承担医疗的费用还有伤残其它的费用,但如果员工在医疗期之内,那么用人单位是会承担在休假期间的工资,而且这个工资不能低于国家的最低标准。
不属于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的单位就不需要承担责任了吗?

一、不属于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的单位就不需要承担责任了吗?

不属于工伤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是要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员工一定的医疗期,而且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二、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条款?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

工伤是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同时,根据本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综合上面所说的,不属于工伤的就代表着与单位没有任何的责任,如果当事人在休假的话,那知也会按病假来进行处理,对于在病假的期间只要没有超过医疗期那么用人单位同样也会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办理。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4k字,预估阅读时间12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拓展阅读

· 年普法人次15亿+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595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不属于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的单位就不需要承担责任了吗?
一键咨询
  •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5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5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1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5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6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5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8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1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2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0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1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3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3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8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7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工伤认定·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沭阳135****518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80****186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52****206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你好,有个朋友趁着暑假去一个工厂打工,后来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意外,小腿有点小骨折,之前交了保险的,想要问问不属于工伤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要怎么处理呢?
[律师回复]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586号)规定,我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br/>另外,经市政府同意,我市公务员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自2012年1月1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br/>2、哪些情况应当认定工伤?<br/>(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br/>(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br/>(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br/>(4)患职业病的;<br/>(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br/>(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br/>(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br/>3、哪些情况应认定为视同工伤?<br/>(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br/>(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br/>(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br/>4、哪些情况不能认定为工伤?<br/>一是不属于认定工伤和视同工伤情形的;二是虽属于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情形,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故意犯罪的;<br/>(2)醉酒或者吸毒的;<br/>(3)自残或者自杀的。<br/>5、发生工伤后如何申请认定?<br/>根据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职工受到事故伤害后,职工本人或者现场人员应当立即向用人单位报告,用人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向有管辖权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br/>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br/>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br/>6、申请工伤认定应提交哪些材料?<br/>工伤认定申请表;医疗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证明书;职工受伤害或者诊断患职业病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其他存在人事、劳动关系的证明;受伤害职工的身份证明。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证明材料:<br/>(1)职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证明;<br/>(2)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其他相关证明;<br/>(3)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相关部门的证明;<br/>(4)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提交公安交管部门、铁道等法律、法规授权部门的责任认定文件或人民法院判决书。<br/>(5)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证明或其他有关证明;<br/>(6)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提交民政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的证明;<br/>(7)属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伤残军人证》及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旧伤复发的确认文书。<br/>7.工伤认定时限是多少?对于伤情较重、医疗费垫付压力较大工伤职工是否能加快办理工伤认定和医疗费用结算手续?<br/>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br/>在此基础上,为减轻职工工伤抢救期间单位和职工医疗费用垫付压力,我市于2013年出台了《市人力社保局关于建立工伤认定及医疗费用结算快速办理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3〕58),规定对于抢救治疗期的前5日内日均医疗费用在1万元以上的工伤职工实行快速认定、快速结算,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用人单位提交的工伤认定申请且已进行预先调查的,一般应现场做出认定决定,最迟不超过3个工作日;受理后确需进行工伤调查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调查并做出认定决定。快速工伤认定决定作出后,社保经办机构和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即时为其办理工伤职工登记和住院联网结算手续。<br/>8、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br/>《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生活部分不能自理。<br/>9、发生工伤后如何进行劳动能力鉴定?<br/>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近亲属向有管辖权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并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br/>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464浏览
律图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认定 > 不属于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的单位就不需要承担责任了吗?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扬州135****9897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56****225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0****6173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