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强制加班后离职一般是可以获得赔偿的。
按照相关法律来讲,用人单位不可以强迫劳动者加班,劳动者有权利拒绝。
要是用人单位用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劳动者加班,劳动者能够马上解除劳动合同,不用提前告知用人单位,并且用人单位得给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是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计算的,每满一年就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给劳动者。
满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来算;不满六个月的,就给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试用期强制加班可通过哪些法律途径维权
试用期强制加班,劳动者可通过以下法律途径维权:
首先,可与用人单位协商。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有休息休假权利,用人单位应保障。协商时明确指出其强制加班违法,要求按正常工作时间安排。
其次,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有权力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可拨打12333热线或前往当地劳动监察机构反映,监察部门核实后会责令单位改正并处罚。
再者,申请劳动仲裁。准备好能证明劳动关系(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等)及加班事实(如加班通知、打卡记录)的证据,向劳动仲裁委提出申请,要求单位支付加班工资、赔偿损失等,仲裁委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
三、试用期强制加班离职怎样申请赔偿
试用期强制加班,员工离职可按以下步骤申请赔偿:
首先,需收集能证明存在强制加班事实的证据,如加班通知、工作记录、与上级沟通加班的聊天记录等。
其次,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并且有权获得经济补偿。
若符合上述情形,员工离职时可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标准为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若协商赔偿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探讨试用期强制加班导致离职有赔偿吗这一问题时,我们还需关注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比如,若确定有赔偿,赔偿的具体标准该如何计算,是依据试用期的工资水平,还是有其他规定。另外,在申请赔偿的过程中,需要准备哪些有力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诉求,像加班记录、离职证明等是否齐全。倘若你在面对试用期强制加班导致离职赔偿问题,以及上述相关要点上存在疑问,别让困惑困扰你。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助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