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况下公司要给员工补偿金
公司需要给员工支付补偿金的常见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无过失性辞退:例如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况,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等法定情形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什么情况下赔偿N+4
在我国劳动法律领域,通常不存在“赔偿N+4”的法定标准情形。一般常见的是“N”(经济补偿金)、“N+1”(额外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以及“2N”(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N”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N+1”适用于用人单位无过失性辞退且未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等情形。“2N”则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的赔偿金。所以,你所说的“赔偿N+4”并非法定标准赔偿模式,需结合具体约定或特殊情况来分析。
三、什么情况下辞退补偿2年的员工
辞退工作满2年的员工,常见于以下几种法定情形:
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作2年的员工,可获得2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无过错性辞退:比如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形。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工作2年支付2个月工资。
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等法定情形,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应支付经济补偿金,2年工龄对应2个月工资补偿。
当探讨什么情况下公司要给员工补偿金时,我们会发现与之紧密相关的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例如,补偿金的具体计算标准是怎样的,它通常会依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等来确定。另外,公司不给补偿金时员工该如何维权,这涉及到劳动仲裁等一系列流程。若员工对于公司给补偿金的具体情形、补偿金计算以及维权等方面存在疑问,不要烦恼。无论您是刚接触这类情况,还是想进一步深入了解,都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