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况可以申请劳动赔偿金
若用人单位未能依照劳动合同中的相关条款提供相应的劳动保障或者劳动环境条件;未能及时且足额地向员工发放应得薪酬;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员工社保费用的缴付义务;
再者,如果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与现行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产生冲突,从而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又或者是用人单位采取欺诈、强制或是利用他人处于劣势状态的情况,促使劳动者在违背其真切意愿的前提下签订或变更劳动合同等不正当行为。在此种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行使法定的劳动合同解除权并提出赔偿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二、什么情况可以提起刑事自诉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在哪些情况下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针对相关案件向法院提出刑事自诉:
首先来说,当遇到以下列出的这些案情时:
(一)属于需要被害人亲自提出控告才能得到处理的案件,包括但是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涉及到侮辱、诽谤的罪行;
2.存在对婚姻自由进行暴力干涉的现象;
3.存在虐待的情形;
其次,当人民检察院未对该类案件提起公诉时,如若被害人手中拥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那么此类轻微刑事案件亦可作为原告人呈交至法院审理。
具体来说,这类案件主要包括:
1.故意伤害事件;
2.未经许可擅自闯入他人住所的不当行为;
3.侵犯通信自由的不当行为;
4.涉及重婚的犯罪行为;
5.遗弃亲人或儿童的行为;
6.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犯罪行为;
7.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
8.根据刑法分则第四章和第五章的规定,被告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值得注意的是,对本条中所列举的这类案件,如果受害者能够直接向法院提出诉讼,那么法院应依法予以受理,在此过程中,若发现证据不足以支持此类诉讼,或者判断被告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应及时通知受害者前往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
最后,如果被害人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表明对被告人的侵权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且已有证据显示已经对被告人提出过控告,但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却并未对此类犯罪行为进行追责处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
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三、什么情况可以告对方敲诈
敲诈勒索系指以非法攫取财产为目的,通过施加威胁或者其他强制手段,迫使他人交付财务之行为。在下文列举如下几种情况,可视为符合敲诈勒索的认定标准:首先,实施者需运用恐惧、胁迫等不正当方式,例如威胁对受害人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或者破坏受害人的声誉名声等,进而逼迫受害者乖乖交出现金或财务;其次,受害人需掌握确凿的证据,证实实施者行事的意味明显,且唯一动因就是为了非法获取受害人的财产;再者,实施者的行为必须给受害人带来实质性的经济损失。当您遭遇此类敲诈勒索事件时,我们强烈建议您立即寻求法律援助,并且尽全力搜集相关证据,比如电话录音、短信往来、电子邮件等等,以便于更好地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请务必确保个人人身安全,避免与实施者产生直接的冲突。
如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障或环境,未及时足额发放薪酬,或未依法缴纳社保,均构成违约。若规章制度违法侵犯员工权益,或用欺诈、强制等手段使员工非自愿签订或变更合同,员工可行使法定解除权,并要求赔偿。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