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劳务派遣工,在上班期间意外落水死亡,没有解决赔偿问题前应该怎么做?
[律师回复] 当67岁劳务派遣工在上班期间意外落水死亡,且赔偿问题未解决时,可参考以下做法:
保护现场并报警
保护现场: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保护好事故现场,避免现场被破坏。这对于后续查明事故原因至关重要,比如标记落水地点、保留周围可能与事故相关的物品等。
立即报警:拨打110报警电话,向警方详细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情况等。警方会到现场进行勘查、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如询问在场证人、制作笔录等,这些调查结果会成为后续处理赔偿问题的重要依据。
通知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
及时告知:尽快将事故情况通知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告知他们员工意外落水死亡的消息,要求双方积极介入处理此事。通常劳务派遣单位是员工的用人单位,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用工单位是员工实际工作的场所,对事故发生情况也较为了解,双方都有义务参与后续处理。
明确责任主体沟通:与双方沟通时,明确指出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对于劳务派遣员工在工作期间的伤亡事故,需承担相应责任,要求他们主动协商赔偿事宜。
收集与保留证据
事故相关证据:收集与事故直接相关的证据,如现场照片、视频(若有),这些影像资料可以直观反映事故发生的环境和状况。此外,收集在场证人的联系方式,方便后续调查时证人能够提供证言。
劳动关系与工作证据:保留能够证明死者与劳务派遣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劳务派遣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等。同时,收集死者在上班期间的工作安排记录、考勤记录等,用以证明是在工作期间发生的意外。
医疗及其他相关证据:如果死者落水后有送医抢救过程,保存好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抢救记录等医疗资料,这些可能与事故原因及死亡结果的关联性认定有关。
咨询专业法律意见
咨询律师:寻求专业劳动法律师或处理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律师的帮助。向律师详细描述事故经过、死者与劳务派遣单位及用工单位的关系等情况。律师可以根据具体事实,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各方责任,为家属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告知家属在处理赔偿问题中的权利和可行的途径。
法律援助:若家属经济困难,无力聘请律师,可以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会根据情况指派律师为家属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帮助家属维护合法权益。
与责任方协商赔偿
主动沟通协商:在掌握一定证据并咨询专业法律意见后,家属可与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主动进行沟通协商。提出合理的赔偿诉求,赔偿项目一般可能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具体赔偿项目和标准依据当地法律法规及实际情况确定)。协商过程中,保持理性和克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进行对话。
保留协商记录:对每次协商的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协商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双方提出的观点和诉求等。可以通过录音(需提前告知对方,确保合法)、记录会议内容等方式保留协商记录,这些记录在后续可能的调解或诉讼中可能会起到重要作用。
考虑调解或仲裁、诉讼途径
调解:若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考虑通过第三方调解机构进行调解。例如,当地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调解机构会在双方之间进行斡旋,促使双方达成赔偿协议。调解过程相对灵活、高效,且氛围较为缓和,有利于解决纠纷。
仲裁或诉讼:若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家属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劳动仲裁(如果涉及劳动关系认定、工伤赔偿等问题)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依据之前收集的证据,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责任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